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饲养动物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金贵 1 ; 陈君琛 2 ; 黄勤楼 2 ; 郑开斌 2 ; 叶新福 2 ; 涂杰峰 2 ; 陈炳焕 2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秸秆;品质改良;饲养动物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3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99-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水稻秸秆品质遗传改良选育的谷秆两用稻“2 0 1”的优质稻草进行了饲养动物的研究。15N示踪结果表明 ,“2 0 1”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2 0 1”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8%、9.6 %、2 4 .4 9%和 16 .5 %、6 .0 %、4 7.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低 3.2 5 %和 6 .5 %。“2 0 1”稻草饲养动物的试验效果如下 :①“2 0 1”稻草比一般稻草饲养奶牛 (黑白花 )能提高奶产量 8.3% ;②“2 0 1”鲜稻草饲养草鱼 ,鱼的日增重、日食草量、每千克鲜稻草鱼增重分别比一般稻草提高 6 0 .0 %、16 .8%和 37.0 % ;③“2 0 1”稻草作为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饲养闽北白鹅 ,鹅的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比饲喂以一般稻草为主要原料的提高 33.9%和 2 6 .8% ;④用 5 %的“2 0 1”优质稻草粉替代瘦肉型杂交猪全价配合饲料中的一部分麦麸 ,与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效果相同 ,而且瘦肉型杂交猪每增重 1kg可节省 0 .11kg精饲料

  • 相关文献

[1]生物技术在水稻蛋白质改良上的应用. 郑景生,张君诚. 2003

[2]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定向改良宁粳50号的香味. 朱永生,沈丽华,马静,魏毅东,陈丽萍,蒋家焕,吴方喜,张建福. 2023

[3]杂交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米质分析. 蔡秋华,廖长见,郑燕梅,何炜,张建福,谢华安. 2017

[4]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张慧,赵恪,林陈强,林戎斌,陈龙军,陈济琛. 2023

[5]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翁伯琦,廖建华,罗涛,黄勤楼,雷锦桂,江枝和,陈君琛,王煌平. 2009

[6]广谱抗真菌转基因水稻植株化学成分与结构动态变化. 黄薇,姚清华,陈丽华,宋永康,黄敏敏,李玥仁. 2011

[7]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2008

[8]福建省花生秸秆存量、品质与固碳评价. 唐兆秀,董晓宁,施恭月,蓝新隆,徐日荣,高承芳,刘远,张晓佩. 2012

[9]大粒蚕豆新品种“大朋一寸”推广应用的配套技术研究. 李爱萍. 2009

[10]施用秸秆和生物炭的茉莉园土壤微生物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差异. 林少颖,曾瑜,陈金梅,谢宇,陈梅春,王维奇. 2023

[11]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前景.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2009

[12]表达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秸秆的化学成分与纤维素结构. 宋永康,黄薇,姚清华,陈丽华,刘文静,李玥仁. 2011

[13]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华安. 2005

[14]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实践与展望. Hua' an Xie,谢华安. 2012

[15]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16]水稻内生细菌与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刘波,胡桂萍,朱育菁,郑雪芳,苏明星. 2010

[17]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朱育菁,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史怀. 2010

[18]基于正向遗传学策略解析水稻免疫相关性状分子机制. 陈松彪. 2014

[19]水稻白转绿突变体的特性、遗传及其育种应用. 房贤涛,马洪丽,赵福源,章清杞,张书标. 2009

[20]移栽灵混防治旱育秧立枯病和提高秧苗素质的研究. 刘浩官,宋宝京.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