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段学艳 1 ; 樊云茜 1 ; 卫玲 1 ; 杨海峰 1 ; 周安定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性状;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15-18
摘要: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17个大豆区试品种进行了9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为:各性状在评价品种优劣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产量>单株粒重>生育日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为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 相关文献
[1]灰色综合评判法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段学艳,樊云茜,卫玲,周安定. 2009
[2]大豆种间杂交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李莹,卫保国,任建华. 1986
[3]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主要性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曹雄,张小虎. 2000
[4]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马大炜,李荫藩,李岩,梁秀芝. 2015
[5]黑色全膜覆盖对高粱根区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及杂草抑制效应. 张建华,郭瑞峰,曹昌林,白文斌. 2019
[6]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的影响. 单皓,张久刚,崔爱民,王云峰,张虎. 2019
[7]和顺县甜荞品种筛选试验. 吴云霄,赵建栋,白瑞繁. 2020
[8]茄子苗期若干耐低温性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阎世江,张继宁,刘洁. 2020
[9]山西省高梁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郭琦,梁笃,段冰,闫凤霞,李童,李团银. 2012
[10]枣新品种——金昌1号. 李捷,贺润平,赵飞,牛荣山. 2004
[11]中国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分析. 李凌雨,阎彩清,邢亚静,王学雄. 2002
[12]无花果5个品系综合性状对比试验. 焦连成,陈永杰,贾强生,梁明珠,徐建兵,曲运琴. 2017
[13]PGR植物营养生长素在水稻上的试用. 苗贵元,王广元,梅青. 2001
[14]中国农家玉米品种性状变异研究. 李凌雨,邢雅静,阎彩清,张效梅,王学雄,郭高明,赵怀生. 2004
[15]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岳焕荣,杨忠. 1997
[16]冬小麦与天蓝偃麦草远缘杂交的回交世代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 畅志坚,赵怀生,李生海. 1993
[17]糜子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品种选育侧重性状探讨. 杨如达,李海,林凤仙,梁海燕. 2017
[18]甜荞品系的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张春明,张耀文,赵雪英,李秀莲. 2011
[19]SH系列苹果矮化砧性状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邵开基,李登科,张忠仁,郜晓梦. 1991
[20]苦荞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陈稳良,赵雪英,李秀莲,梁改梅,朱慧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黄淮海区夏大豆性状研究
作者:刘博;卫玲;乔羽佳;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关键词:黄淮海夏大豆;性状;相关;回归;聚类
-
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作者:杨海峰;段学艳;卫玲;刘博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遗传率
-
叶面喷施硒肥对黑大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卫玲;肖俊红;刘博;段学艳;杨海峰
关键词:叶面喷硒;黑大豆;生长;蛋白质;脂肪
-
硒肥对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卫玲;肖俊红;刘博;段学艳;杨海峰
关键词:硒肥;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大粒红小豆新品种晋小豆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建宏;韩文清;申虎飞;卫玲;张定一
关键词:红小豆;晋小豆7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5种元素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关键词:肥料应用;大豆;产量;生长
-
油用向日葵临葵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段学艳;杨海峰
关键词:油用向日葵;临葵4号;高油;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