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蕉束顶病毒nsp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自激活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祥 1 ; 张秀春 1 ; 余乃通 1 ; 梁洁 1 ; 周朋 1 ; 刘志昕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nsp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自激活

期刊名称: 植物研究

ISSN: 1673-5102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741-745+7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DNA6编码的核穿梭蛋白(nuclear shuttle protein,NSP)在病毒的侵染、复制、运输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BBTV DNA6与寄主香蕉蛋白的互作,本实验利用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得到BBTV nsp片段,混合各自PCR产物进行熔化退火可得到1/4两端含有EcoRⅠ和Bam HⅠ的酶切位点序列的DNA产物,将目的片段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p GBKT7诱饵载体中,成功获得p GBKT7-nsp,并将重组质粒p GBKT7-nsp转化入Y2H Gold酵母菌株中进行毒性检测和自激活验证。结果表明,p GBKT7-nsp没有自激活活性,同时对酵母细胞也无毒性,符合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要求,可用于下一步的蛋白互作实验。

  • 相关文献

[1]香蕉束顶病毒cp和mp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自激活验证. 王祥,张秀春,余乃通,周朋,梁洁,刘志昕. 2014

[2]黄灯笼辣椒eIF4Es基因克隆及其酵母双杂交激活域载体构建. 张真,余乃通,王健华,张秀春,武亚丹. 2016

[3]剑麻AhMADS8937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毒性和自激活检测. 杨茜,徐蕾,汪询,杨子平,周文钊. 2024

[4]PRSV NIa-pro、NIa-vpg、NIb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检测. 王明钦,沈文涛,周鹏. 2008

[5]高粱花叶病毒Hcpro、CP和PIPO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及自激活验证. 张雨良,黄启星,张树珍,王健华,余乃通,刘志昕. 2012

[6]香蕉ROP1基因酵母双杂交体系的诱饵载体构建及毒性与自激活效应检测. 王卓,杨景豪,张建彬,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2009

[7]高梁花叶病毒Hcpro、CP和P胪D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及自激活验证. 张雨良,黄启星,张树珍,王健华,余乃通,刘志昕. 2012

[8]HbTCTP及其截短体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邓治,胡燕玲,岳镒繁,代龙军,杨洪,李德军. 2020

[9]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新橡胶延长因子HbREF3互作蛋白. 孙丽娜,康桂娟,黎瑜,曾日中. 2016

[10]黄瓜花叶病毒2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自激活特性检测. 王小明,王健华,冯团诚,张雨良,吴育鹏,刘志昕. 2010

[11]香蕉束顶病毒两个DNA-U3组分的鉴定及重组分析. 周朋,余乃通,章绍延,王健华,Xiong Zhongguo. 2014

[12]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DNA组分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田娥,庄军,刘志昕. 2004

[13]香蕉分化芽BBTVDAS-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周朋,余乃通,章绍延,王健华,胡加谊. 2014

[14]香蕉两种主要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彭军,王国芬,黄俊生,代鹏,谢玉萍,李伟东. 2006

[15]香蕉束顶病毒研究新进展. 余乃通,刘志昕. 2011

[16]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核穿梭蛋白(NSP)的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余乃通,冯团成,王建华,刘志昕. 2010

[17]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Rb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冯团诚,余乃通,刘志昕. 2010

[18]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冯团诚,王健华,刘志昕. 2010

[19]感染BBTV香蕉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谭老喜,张雨良,周朋,章绍延,王健华,张秀春,刘志昕. 2013

[20]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NSP基因的原核表达. 冯团诚,王健华,刘志昕.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