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延华 1 ; 孙德全 2 ; 李绥艳 1 ; 林红 3 ; 潘丽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3.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关键词: 玉米;茎秆;木质素;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WBA31×K4138构建的DH群体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P1、P2与DH群体3世代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模型,对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遗传符合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91%,多基因遗传率为43.94%,多基因效应比较明显,主基因总加性效应小于主基因间互作效应。因此,在育种时既要注重基因间的加性效应,又要考虑基因间的互作,同时要加强微效多基因的效应累加。

  • 相关文献

[1]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初步遗传分析.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杨国伟,任晓亮. 2015

[2]不同熟期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特性研究. 郝玉波,于洋,钱春荣,宫秀杰,李梁,姜宇博,吕国依. 2020

[3]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 马延华,王庆祥. 2012

[4]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郝玉波,于洋,钱春荣,宫秀杰,李梁,姜宇博,来永才,葛选良,赵杨. 2017

[5]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郝玉波,于洋,钱春荣,宫秀杰,李梁,姜宇博,来永才. 2017

[6]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商品品质及遗传关系的研究. 张建国. 2005

[7]玉米耐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扈光辉,张志武,杨德光. 2014

[8]玉米抗倒伏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薛英会,孙中华. 2014

[9]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 史桂荣. 2001

[10]追施水溶肥对马铃薯植株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武新娟,唐贵,隋冬华. 2020

[11]水直播稻与插秧稻群体茎秆形态差异分析. 赵海新. 2022

[12]甜高粱茎秆风干贮藏后不同时期的发酵研究.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3

[13]工业大麻繁殖田茎秆高效利用. 郭丽,李泽宇,王明泽,车野,张玲,王殿奎. 2018

[14]甜高粱茎秆在风干条件下糖分含量变化研究.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1

[15]甜高粱茎秆在冷冻条件下含糖量的变化研究.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09

[16]黄瓜瓜条长度的遗传分析. 张磊,司龙亭,李坤. 2012

[17]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燕红,苏俊,于彩莲,艾恒雨,张晓甜. 2011

[18]白桦BpCes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申婷婷,姜静,刘桂丰,许思佳,李慧玉. 2016

[19]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响应大豆孢囊线虫胁迫的潜在功能. 王惠,张顺斌,金贺,王晗,张耕华,夏诗宁,陈井生,段玉玺. 2021

[20]白桦反义CCoAOMT基因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 姚连梅,胡晓晴,周菲,郑要强,王国东,刘雪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