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文心兰花香形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艺荃 1 ; 方能炎 1 ; 叶秀仙 1 ; 罗远华 1 ; 钟淮钦 1 ; 黄敏玲 1 ; 樊荣辉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文心兰;转录组;花香;萜类化合物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2 年 03 期

页码: 578-5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心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花香形成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以香水文心、黄梦香和白梦香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花香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花香挥发物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但种类差异较大。盛花期花香挥发物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梦香、香水文心、白梦香。从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459 756个单基因(unigenes),大约40.61%的unigenes被公共数据库注释。MEP和MVA途径中的多数基因在黄梦香中表达量最高,香水文心次之,白梦香最低,与花香挥发物释放总量相符。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出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萜类合成酶基因(TPS)。其中,OnTPS4在3个品种中均高表达,说明OnTPS4在3个品种中对香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OnTPS1、OnTPS2和OnTPS5在香水文心中表达偏高,是调控香水文心萜类挥发物形成的重要基因;OnTPS3在黄梦香中表达较高,是调控黄梦香萜类挥发物形成的重要基因。由上述结果可知,MEP和MVA途径的基因表达水平与花香挥发物释放总量相一致,TPS的表达与具体萜类挥发物释放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花香形成机理研究,为文心兰花香改良提供了依据。

  • 相关文献

[1]茶树挥发性萜类物质研究进展. 王让剑,杨军,孔祥瑞. 2018

[2]杂交兰花色花香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组分析. 孔兰,樊荣辉,林榕燕,叶秀仙,林兵,钟淮钦. 2021

[3]花香的生物合成、调控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樊荣辉,黄敏玲,钟淮钦,吴建设,叶秀仙. 2011

[4]白茶自然萎凋过程中风味形成的动态研究. 张应根,陈林,陈泉宾,王秀萍,王振康,邬龄盛. 2016

[5]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建兰花香相关基因挖掘及表达分析. 樊荣辉,孔兰,林榕燕,林兵,钟淮钦. 2022

[6]花香型红茶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游小妹. 2016

[7]文心兰FT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林榕燕,方能炎,罗远华,黄敏玲,叶秀仙,钟淮钦. 2019

[8]文心兰顶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罗远华,黄敏玲,林榕燕,钟淮钦. 2017

[9]温度对文心兰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远华,方能炎,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 2018

[10]文心兰开花调控与花器官决定研究进展. 方能炎,樊荣辉,罗远华,钟淮钦,黄敏玲. 2021

[11]高产优质文心兰新品种金辉的选育. 罗远华,林兵,叶秀仙,钟淮钦,樊荣辉,吴建设,林榕燕,方能炎,黄敏玲. 2019

[12]文心兰OnGI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促进开花. 方能炎,樊荣辉,罗远华,孔兰,林榕燕,叶秀仙,林兵,钟淮钦,黄敏玲. 2022

[13]遮光处理对文心兰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远华,方能炎,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 2019

[14]文心兰杂种胚培养研究. 罗远华,黄敏玲,林兵,叶秀仙,钟淮钦. 2016

[15]文心兰育种研究进展. 罗远华,黄敏玲,吴建设. 2012

[16]闽西北地区文心兰切花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罗远华,林兵,钟淮钦,方能炎,黄敏玲. 2022

[17]文心兰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的筛选及萌发率的测定. 罗远华,陈燕,方能炎,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 2023

[18]文心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 罗远华,叶秀仙,钟淮钦,黄敏玲. 2023

[19]文心兰不同生育期茎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罗远华,王振波,黄敏玲,钟淮钦. 2017

[20]文心兰新品系“金辉”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罗远华,林兵,吴建设,黄敏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