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吉风 1 ; 张俊英 1 ; 蒋美艳 1 ; 江建霞 1 ; 杨立勇 1 ; 王伟荣 1 ; 李延莉 1 ; 周熙荣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育种;株型;种植密度;产量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9 期

页码: 6595-66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选育株型紧凑且高产的油菜新品种,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4166AB’、临保系‘LB4155’和恢复系‘HF08’为亲本材料,通过有性杂交结合定向筛选,获得株型紧凑、产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新品种‘沪油3302’关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沪油3302’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沪油3302’的单株角果数、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沪油3302’的单株角果数、单株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降低,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降,并在21.3×104株/hm2和26.7×104株/hm2密度下,实收产量分别达3 236.5 kg/hm2和3 240.4 kg/hm2,比其他密度约增产250~530 kg/hm2。因此,认为‘沪油330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1.3×104~26.7×104株。

  • 相关文献

[1]'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2]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3]上海地区甘蓝型双低油菜育川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展望. 孙超才. 1999

[4]甘蓝型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沪秀青”的选育. 方光华,孙超才,赵华,尹继春,钟黔湘,严敦秀,王伟荣,钱小芳. 1997

[5]上海地区甘蓝型双低油菜育种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展望. 孙超才. 1999

[6]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韩晴,张丹,卢媛,许梅玲,沈新芬,沈渊,王义发,沈雪芳. 2017

[7]优质糯玉米品种"申科糯1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李丹,郑洪健,王慧,曹婷,俞晓云. 2021

[8]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申科甜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慧,孙萍东,戴惠学,吕桂华,陈艳萍,张美英,林金元,郑洪建. 2018

[9]机插秧不同株距对‘松早香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立年,张萍,谢伟锋,蒲攀,况慧云. 2023

[10]不同种植密度对大棚环境、黄瓜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金海军,张红梅,丁小涛,余纪柱. 2018

[11]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慧,潘玲玲,孙大鹏,于典司,施标,卢有林,郑洪建,林金元. 2015

[12]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陆雪珍,沈雪芳,沈才标,徐晓梅,张文献. 2008

[13]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孙超才,杨献忠,王玲燕,杨娟芳,王伟荣,李延莉. 2002

[14]2001—2010年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和品质分析. 王伟荣,陈旭,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李秀玲,孙超才,施月欢. 2012

[15]中国冬油菜育成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0

[16]自交选育秀珍菇新菌株“申秀1号”. 张俊玲,章炉军,李亮,刘建辉,谭琦. 2015

[17]异源表达番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lSPS促进拟南芥株型增大研究. 刘雅慧,朱龙英,杨学东,朱为民,张辉,张迎迎. 2021

[18]单季晚粳稻高产株型的探讨. 崔寿柏,张建军. 1988

[19]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20]栽培密度和采摘方法对散叶甘蓝产量的影响. 缪体云,薄天岳,陈锦秀,任云英.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