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永坚 1 ; 沈勇平 2 ; 王芳 1 ; 张振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2.无锡市农业委员会
关键词: 草鱼;混养;沉积物-水界面;氨氮通量;硝酸盐通量;磷酸盐通量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3 年 04 期
页码: 595-6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9年6—10月采用围隔实验法开展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混养模式的养殖实验,并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测定了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并探讨了影响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因素。实验设置7个处理组,分别为草鱼单养组(G),草鱼和鲢鱼二元混养组(GS),草鱼和凡纳滨对虾二元混养组(GL),草鱼、鲢鱼和凡纳滨对虾按照不同比例放养的三元混养组(GSL1、GSL2、GSL3和GSL4),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1)草鱼不同养殖模式下沉积物-水界面呈现较高的营养盐通量,其水平高于湖泊、鱼类网箱区和青蟹、刺参养殖池塘,其中氨氮通量为87.87—229.67 mmol/(m2.d),硝酸盐通量为32.95—27.13 mmol/(m2.d),DIP通量500.2—10.25 mmol/(m2.d),且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硝酸盐通量、氨氮通量、无机磷通量均以8月份最高;(2)养殖期间沉积物对氨氮的释放和吸收呈交替变化趋势,7、8月份沉积物对NO3+NO2主要表现为吸收,而沉积物对可溶性无机磷(DIP)的吸收主要出现在8、9两月;(3)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中后期的硝酸盐通量、氨氮通量、无机磷通量多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三元混养组中营养盐的通量值明显高于单养组和二元混养组;(4)结合水环境指标来看,GSL2组(放养0.58 ind./m2的草鱼、0.23 ind./m2的鲢鱼、48.9 ind./m2的凡纳滨对虾)是较优的养殖模式。
- 相关文献
[1]膨化加工的草鱼饲料混养家鱼生长影响的试验. 吴锐全,黄志凯. 1999
[2]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对比研究. 朱方建,朱长波,齐振雄,张汉华. 2011
[3]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的溶出动力学特性. 徐林梅,孙耀,石晓勇,武晋宣. 2006
[4]单环刺螠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影响. 贾彦,杜美荣,李文豪,姜娓娓,蔺凡,姚亮,吴玉萍,蒋增杰. 2023
[5]虾塘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扩散通量及其在养殖季节的变化. 孙耀,崔毅,杨琴芳,李健,李锋. 1997
[6]桑沟湾养殖水域沉积物中营养要素(TOC、TN和TP)溶出动力学特性. 武晋宣,孙耀,张前前,王晓丽. 2005
[7]不同复合碳源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及交换通量的影响. 罗义民,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李志斐,夏耘,田晶晶,李红燕,谢文平,郁二蒙. 2025
[8]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9]匙吻鲟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李茜,杨德国. 2012
[10]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邢坤,李耕,杨贵福,刘海映,潘玉洲,郑文军. 2012
[11]黄颡鱼主养池混养鲌鱼模式研究. 谢德兵,任艳,朱思华,李波,周勇,刘怡然,王辉. 2019
[12]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13]不同密度的卵形鲳鲹与凡纳滨对虾混养效果研究. 虞为,李欣,林黑着,黄小林,杨育凯,黄忠,李涛. 2021
[14]龙须菜对刺参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肖君,孙慧玲,谭杰,高菲,燕敬平,陈爱华. 2011
[15]对虾养殖池塘内混养鲻鱼和罗非鱼对水环境及对虾生长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张文文. 2015
[16]玉足海参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效果. 于宗赫,胡超群,齐占会,江海英,任春华,罗鹏. 2012
[17]凡纳滨对虾不同池塘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 徐金根,陈素文,张汉华,朱长波,李卓佳,粟丽,王兆礼. 2012
[18]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19]麦瑞加拉鲮鱼与本地鲮鱼的生长及营养分析对比. 洗炽彬,刘家照,叶星. 1990
[20]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郭永坚,朱长波,阴晓丽,李俊伟,颉晓勇,陈素文,罗昭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要求下的pH调控与管理技术初探
作者:刘颖;沈勇平;何俊;殷文健;胡庚东;宋超;张宪中
关键词:
-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
作者:孙志伟;郭永坚;于刚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研院所;科技管理;运行模式
-
鰤诺卡氏菌对大口黑鲈头肾巨噬细胞的侵染过程
作者:刘文文;邓玉婷;朱雪晴;赵飞;谭爱萍;王芳;张美超;黄志斌
关键词:大口黑鲈;鰤诺卡氏菌;巨噬细胞;细胞凋亡
-
渔业科研成果奖励申报的系统化管理思考
作者:郭永坚;阴晓丽;文国樑;郭奕惠;孙志伟;明俊超;于刚
关键词:
-
剑尾鱼IgD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后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片片;康桦华;刘振兴;王芳;刘春
关键词:剑尾鱼;免疫球蛋白D;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应答
-
渔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发明专利成果储备浅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作者:郭永坚;阴晓丽;郭奕惠;孙志伟;明俊超;于刚;文国樑
关键词:创新团队;专利;科研奖励;渔业
-
"十三五"期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渔业领域获奖成果分析
作者:郭永坚;阴晓丽;文国樑;郭奕惠;于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