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李新害虫——李芽瘿螨Eriophyes hybridicola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菡青 1 ; 王贤达 1 ; 林雄杰 1 ; 罗水鑫 2 ; 陈瑾 1 ; 范国成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福建省连城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李;芽瘿螨;Eriophyes hybridicola Keifer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60-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李芽瘿螨Eriophyes hybridicola Keifer隶属于蜱螨亚纲Acari瘿螨科Eriophyidae瘿螨属Eriophyes,主要为害宁冈芙蓉李的芽苞,包括花芽和新生的叶柄基部芽(侧芽),以若、成螨群居在幼嫩的芽内和芽丛鳞片间隙刺吸取食和繁殖,导致被害芽异常增生畸变,形成单生或簇生的球状芽瘿,影响开花结果,为中国新记录种,是危害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新害螨。该螨的侧盾板特征与在李上已记载的2种瘿螨属害螨野鹅李瘿螨Eriophyes insidisus Keifer和Eriophyes prunidemissae存在明显区别。调查结果表明,该螨主要以成螨在芽瘿的活芽鳞片内越冬,在新花芽形成初期,成螨开始从越冬芽瘿内向外转移扩散,入侵危害新芽。本文根据李芽瘿螨的发生规律,还提出了防治建议。

  • 相关文献

[1]HPLC法测定李果实中花色苷含量及其与pH示差法的比较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林炎娟. 2018

[2]李种质资源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评价研究. 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 2019

[3]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RF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19

[4]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ux/IAA家族基因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20

[5]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Expansin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方智振,林炎娟,姜翠翠,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 2020

[6]套种白三叶对李园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姜翠翠,方智振,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 2020

[7]一种中国李害虫——梅下毛瘿螨. 胡菡青,罗水鑫,王贤达,林雄杰,陈瑾,范国成. 2016

[8]60Co-γ辐射诱变李新品种福红的差异性状及果实品质分析.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林炎娟,陈文光. 2023

[9]李果实蛋白质的营养评价与聚类分析. 周丹蓉,廖汝玉,方智振,潘少霖,叶新福. 2012

[10]闽产李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分析. 颜孙安,钱爱萍,姚清华,林香信,林虬. 2012

[11]疏果对李果实品质及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 周丹蓉,潘少霖,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王小安. 2016

[12]李Ran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方智振,周丹蓉,姜翠翠,廖汝玉,叶新福. 2014

[13]芙蓉李PsACO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方智振,周丹蓉,叶新福,姜翠翠,潘少霖. 2015

[14]李的孢粉学初步研究. 廖汝玉,任丽花,曾志芳,尹兰香. 2016

[15]鲜食、晚熟、优质李新品种‘秋姬’引种简报. 周丹蓉,叶新福,潘少霖,廖汝玉,方智振,姜翠翠,王小安. 2014

[16]辐射三月李红肉迟熟突变体的ISSR分析. 方智振,叶新福,周丹蓉,潘少霖,姜翠翠. 2016

[17]李果实花色素苷提取工艺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潘少霖,方智振,姜翠翠,廖汝玉,王小安. 2014

[18]李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周丹蓉,方智振,廖汝玉,叶新福,姜翠翠,潘少霖. 2013

[19]李的观赏盆栽技术. 陈文光,潘少霖,王小安,余伟军,叶新福. 2014

[20]大孔树脂二次纯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芙蓉李花色苷的研究. 周丹蓉,林炎娟,方智振,姜翠翠,叶新福,陈文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