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三明治估计的全国土壤墒情估计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淑华 1 ; 郝星耀 2 ; 周清波 3 ; 高秉博 4 ; 潘瑜春 5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4.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三明治估计;土壤墒情;空间插值;异质性表面;分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土壤墒情监测对于科学灌溉、抗旱资源调配均意义重大,文章针对全国范围墒情监测中由于监测点数据少、分布不均及数据点之间关系松散等导致的空间估计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全国范围的土壤墒情空间分布规律与空间估计方法展开研究。采用适用于分层异质性表面进行空间估计的三明治估计方法,以全国县域土壤墒情监测数据为采样数据,以全国降水栅格数据与土壤分类数据作为分区数据,以县行政区作为报告单元,实现土壤墒情监测点数据到面数据的上推。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三明治估计效果进行验证,并与距离反比、克吕金、自然临近点和样条4种常规插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明治估计的误差均值为1.66%,误差标准差为25.16%,墒情等级估计准确率为60.7%;与其它对比方法相比,三明治估计的结果在误差均值与误差标准差上并没有表现更好,三明治估计的误差均值小于样条插值方法但大于其它方法,误差标准差与距离反比、克吕金及自然临近点方法接近。总体来看,三明治估计能够获得与一般插值方法类似的估计效果,但是由于其更符合土壤墒情空间分布以及采样数据情况,因此其结果更可靠和易于解释,能更好地满足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的应用需要。

  • 相关文献

[1]基于S3C2410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 陈天华,唐海弢,郑文刚. 2011

[2]土壤墒情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唐海弢,陈天华,郑文刚. 2010

[3]4种常见土壤含水量传感器精度分析及评价. 余涵,谢德体,骆云中,张钟莉,张石锐,李文龙,杨利红. 2019

[4]基于S3C241O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 陈天华,唐海弢,郑文刚. 2011

[5]基于云原生技术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于景鑫,杜森,吴勇,钟永红,张钟莉莉,郑文刚,李文龙. 2020

[6]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对比. 牛宏飞,张钟莉莉,孙仕军,郑文刚,王材源,杨利红. 2018

[7]基于NB-IoT技术的土壤墒情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王国杰,赵继春,王敏,王洪彪. 2021

[8]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NIU Hongfei,牛宏飞,ZHANG Zhonglili,张钟莉莉. 2017

[9]基于空间聚类的平原旱作农区土地平整单元区划分方法. 郝星耀,潘瑜春,唐秀美,邱贺,刘玉,任艳敏. 2015

[10]基于多时相GF-1遥感影像的作物分类提取. 贺鹏,徐新刚,张宝雷,李振海,金秀良,张秋阳,张勇峰. 2016

[11]基于分区和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山区植被分类研究. 竞霞,王锦地,王纪华,黄文江,刘良云. 2008

[12]京津冀地区乡村功能分区及振兴途径. 张衍毓,唐林楠,刘玉. 2020

[13]基于时间序列NDVI相似性分析的棉花估产. 高中灵,徐新刚,王纪华,靳华安,杨浩. 2012

[14]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发展格局及其分区研究. 刘玉,任艳敏,潘瑜春,唐林楠. 2019

[15]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 唐秀美,潘瑜春,刘玉,任艳敏,Tang Xiumei,Pan Yuchun,Liu Yu,Ren Yanmin. 2014

[16]海南省热带台地生态化土地整治分区与工程设计. 唐秀美,潘瑜春,郝星耀,刘玉,任艳敏. 2016

[17]村域尺度的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多功能特征与振兴方略. 刘玉,唐林楠,潘瑜春. 2019

[18]基于空间插值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罗娜,陆安祥,王纪华. 2016

[19]基于ICESat-2/ATLAS数据的龙竹地上生物量估测. 吴再昆,周文武,舒清态,夏翠芬,段丹丹.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