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诸海焘 1 ; 朱恩 2 ; 余廷园 1 ; 田吉林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2.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水稻;缓释肥;产量;产量构成;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5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缓释肥配方和施用技术,减少肥料用量,增加经济效益,应用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原理,制成水稻专用缓释复混肥(N:P2O5:K2O=24:8:10),研究不同施用量对水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因其养分释放的平衡性和长效性,水稻分蘖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均明显提高,与常规肥料比较,T1(等氮处理)水稻增产7.06%,T2(等价处理)水稻增产0.66%,T2在减少20%的氮肥用量情况下,仍可微幅提高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提高8.16个百分点,环境效益显著。

  • 相关文献

[1]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

[2]水稻机穴播密度对群体冠层光截获及产量构成影响. WANG Xin-qi,王新其,赵志鹏,Li Guo-liang,ZHAO Zhi-peng,李国梁,SHI Shen-gao,施圣高,CAO WEI-zhao,曹伟召,CHEN Xiao-qian,陈小倩,左军,ZUO Jun,CAO Li-ming. 2016

[3]水稻干物重和氮素利用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张建明,陆家安,李培德. 2005

[4]缓释肥对鲜食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徐莉莉,李丹,王慧,王站付,陆雪珍. 2023

[5]崇明绿芦笋合理施肥技术研究初报. 诸海焘,田吉林,余廷园. 2009

[6]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徐海,江奕君,赵明珠,周平,杨莉,李茂柏,徐正进,陈温福,郑家奎. 2013

[7]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翰林,郭惠宝,杨业凤,施俭,陆利民,吕卫光. 2022

[8]包膜尿素在盐碱土壤中氮素转化及其对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 诸海焘,蔡树美. 2017

[9]小麦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新其,李国梁,施圣高,石建福,左军,陈小倩,曹伟召,曹黎明,赵志鹏. 2016

[10]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张翰林,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周胜,孙会峰,吕卫光. 2021

[11]不同浸提条件对包膜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 杜建军,王新爱,廖宗文,田吉林,陈静虹. 2005

[12]奥绿缓释肥施用浓度对'紫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赵洪,殷颖,唐东芹. 2025

[13]缓释肥施用对节水抗旱稻田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峥,褚长彬,赵洪阳,周德平,张建辉,王庆峰,余新桥,吴淑杭. 2024

[14]大麦氮敏感基因型苗期对氮饥饿的生理响应. 徐红卫,王亦菲,刘成洪,陈志伟,杜志钊. 2013

[15]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徐红卫,高润红,郭桂梅,李静,黄琳丽,张述伟,陈志伟,陆瑞菊,李颖波,刘成洪. 2022

[16]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4影响水稻氮磷积累与利用的机理研究. 孙雅菲,宋科,秦秦,孙丽娟,薛永. 2021

[17]不同灌水量对水、早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18]不同灌水量对水、旱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19]旱种旱管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王飞名,张安宁,刘国兰,毕俊国,刘毅,罗利军,余新桥. 2018

[20]灌南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研究. 吴云,潘梅昌,成金华,赵永波,逯连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