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Vc含量野生蔬菜资源筛选与不同采收期Vc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红梅 1 ; 陈新 1 ; 顾和平 1 ; 袁星星 1 ; 陈华涛 1 ; 崔晓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蔬菜;维生素C;采收期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399-404

摘要: 以福建省28份野生蔬菜为材料,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Vc含量,筛选出一些适合江苏省种植的高Vc含量的野菜资源,推荐作为规模化生产使用。选择南京地区长期食用的4种野生蔬菜,研究不同采收期Vc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8种野生蔬菜Vc含量的变幅为6.78~173.25 mg.hg-1。优选出9份高Vc含量的野生蔬菜,为菊花脑、美国碎叶苦苣、人参菜、黄秋葵、枸杞、蕨菜、苦菜1号、蒲公英、洋芥蓝,可以作为南京地区品质较好的野菜食用。(2)不同生长期4种野菜Vc含量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材料间有差异。宽韭采收期间Vc含量的变化为53.52~196.87 mg.hg-1;荠菜、马兰2号和菜用莴苣Vc含量变化范围相差不大,分别为19.33~118.21 mg.hg-1、39.89~120.90 mg.hg-1和29.93~117.94 mg.hg-1。宽韭和马兰2号最佳采收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荠菜和菜用莴苣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 相关文献

[1]荠菜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孙灵湘,杨代凤,刘腾飞,范君,顾俊荣. 2017

[2]I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深色果实中的维生素C研究. 宋宏峰,许建兰,沈志军,马瑞娟. 2006

[3]种球采收期和预处理对朱顶红促成栽培的影响. 曹荣祥,张宁宁,王勇,华宁,毛秋生. 2012

[4]苦瓜营养成分分析及采收期对苦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杜小凤,吴传万,王连臻,胡杨红,赵建锋,文廷刚,王伟中. 2014

[5]不同品系条斑紫菜采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特征. 胡传明,陆勤勤,张美如,朱建一,马飞,周伟,沈辉. 2015

[6]早中熟黄皮洋葱新品种希望之星的选育. 陈振泰,潘美红,缪美华,薛萍,杨海峰,惠林冲. 2018

[7]采收期和播种量对菜心经济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牟建梅,宋英,张国勤,徐君,李军. 2010

[8]不同品系条斑紫菜采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特征(英文). 胡传明,陆勤勤,张美如,朱建一. 2015

[9]鲜食玉米中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 牛丽影,李大婧,刘春泉,宋江峰,刘春菊,陈艳萍,袁建华. 2020

[10]采收期对黄金梨果心褐变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刘梦竹,周宏胜,胡花丽,张雷刚,罗淑芬,张映曈,李鹏霞. 2020

[11]苏南地区猕猴桃遮阴栽培及品质表现. 阎永齐,陈成,杨勇. 2020

[12]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研究. 罗卫红,邰翔,张生飞,金亮,陈永山,卜崇兴,徐刚. 2006

[13]翠冠梨不同采收期对贮藏性的影响. 颜志梅,盛宝龙,蔺经,杨青松,李晓刚. 2005

[14]不同采收期鲜食玉米氨基酸变化分析. 牛丽影,刘春菊,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19

[15]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与籽粒含水量分析. 杨明花,刘强,冯国瑞,廖必勇,达吾来·杰克山,彭云承,布阿依夏木·那曼提,陈艳萍. 2024

[16]不同熟期辣椒果实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动态变化. 冯营,胡新燕,冯清伟,孙亚伟,李卫华. 2015

[17]荠菜烫漂工艺的研究. 姜永平,宋益民,袁春新. 2014

[18]有机无机氮肥比例对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V_C含量的影响. 沈明星,刘凤军,吴彤东,王海侯,陆长婴,施林林,沈晓萍. 2009

[1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荠菜中的维生素C. 吴海燕,张新宇,陈建军,唐明霞,邱卫池,程玉静,袁春新. 2020

[20]烹饪方法对黄瓜中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丁莹,李艺,刘贤金,梁颖.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