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与分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惠懿 1 ; 赵春江 1 ; 唐文正 2 ; 唐秀美 1 ; 孙宁 1 ; 乔晓东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监测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村庄用地;减量;生态安全格局;三维魔方图解法;密云区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17 期

页码: 254-26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科学识别和类型分区是编制村庄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减量地块,借助三维魔方图解法对减量地块进行类型划分与分区,并提出减量策略.结果表明:1)密云区生境质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聚集分布特征,筛选出生态源地781.65 km2和15条生态廊道,综合构建密云区生态安全格局;2)密云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分值内部差异较大,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通过综合评价法确定密云区减量地块面积789.84 hm2;3)采用三维魔方图解法将村庄用地减量地块划分为近期减量区(生态-空间减量型、生态-发展减量型、空间-发展减量型)、中期减量区(生态安全减量型、空间稳定减量型、发展适宜减量型)、远期减量区(综合减量型)共3区7类减量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减量地块提出对应的减量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涵养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识别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生态涵养区减量、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 相关文献

[1]基于适宜性与发展水平评价的村庄用地类型划分. 唐秀美,刘玉,任艳敏. 2020

[2]基于多维组合特征的北京密云区乡村休闲功能评价. 刘玉,唐林楠,任艳敏,冼炜轩. 2020

[3]基于POI数据的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 冼炜轩,尚国琲,刘玉,刘巧芹,唐林楠. 2021

[4]乡村休闲旅游地及其配套设施空间特征分析 -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 刘敏,唐秀美,索雅丽,宋太春. 2023

[5]村域尺度的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多功能特征与振兴方略. 刘玉,唐林楠,潘瑜春. 2019

[6]桶混添加辛癸基葡糖苷和甲基化植物油对2种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效应. 岳德成,柳建伟,李青梅,史广亮,韩菊红,姜延军,胡冠芳,贾春虹. 2019

[7]果品产量统计数据空间离散化研究——以北京平谷区为例. 刘玉,范文洋,郜允兵,唐林楠. 2016

[8]基于地类变更事件的耕地变化热点区域探测. 程凯,郜允兵,汪如民. 2018

[9]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分析. 顾晓鹤,王纪华,韩立建,黄文江,潘瑜春. 2011

[10]怀来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新宇,唐海萍,赵云龙,张新时. 2004

[11]基于空间聚类的平原旱作农区土地平整单元区划分方法. 郝星耀,潘瑜春,唐秀美,邱贺,刘玉,任艳敏. 2015

[12]京承高速沿线土地利用季相变化遥感监测及其景观格局分析. 邢著荣,杨贵军,王萍,李存军,黄文江. 2010

[13]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 李建辉,李晓秀,张汪寿. 2011

[1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 薛剑,韩娟,张凤荣,郧文聚,刘玉. 2014

[15]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分析(英文). 唐秀美,陈百明,张蕾娜,谷晓坤. 2012

[16]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李晓娜,宋进库,张微微,赵春桥,王超,史瑞双,薛瑞彬,樊冉冉. 2019

[17]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响应研究. 乔悦,国巧真,吴欢欢,臧金龙,彭程. 2020

[18]平原造林对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郑艳东,唐秀美,贾宝全,刘玉. 2020

[19]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地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沈涛,刘良云,马金峰,李存军,王纪华. 2007

[20]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 陆安祥,赵云龙,王纪华,马智宏.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