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燕 1 ; 张谦 1 ; 董明 1 ; 李冰 2 ; 王树林 1 ; 冯国艺 1 ; 梁青龙 1 ; 祁虹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半干旱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棉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
2.邢台市任泽区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机采棉;密度;株行距配置;株型;产量构成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23 年 46 卷 006 期
页码: 1022-10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行距和密度对机采棉株型塑造、高产和优质群体结构的影响,明确适合冀南棉区机采棉株行距配置的方法.[方法]以'冀棉 803'为试验材料,研究 4 种行距(L1:66 cm、L2:76 cm、L3:86 cm和L4:96 cm)和 3 种密度(D1:45 000株·hm-2、D2:75 000 株·hm-2和D3:105 000 株·hm-2)对棉花株型塑造、群体冠层结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行距处理相比,L1 处理的株型特点为果枝长度较长,果枝夹角较小;L2 和L3 处理的株型特点为果枝长度较短;L4 处理的株型特点为株高较低,果枝数较少.不同密度处理中,与D1 相比,D2 和D3 处理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增加,果枝长度、果枝节数和吐絮率降低,棉花株型更紧凑.在棉花花铃期,与L2 处理相比,L3 和L4 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显著降低 5.74%和25.36%,透光率分别显著增加 50.00%和 125.00%;与D1 处理相比,D2 和D3 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 7.87%和 28.28%,透光率分别降低 25.00%和 50.00%,叶倾角分别降低 8.68%和 13.35%,均达到显著水平.与该区域机采棉常规栽培模式L2D2 相比,L1D2、L1D3 和L2D3 的冠层结构没有显著差异,L3D3 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透光率显著降低.随着行距的增加,棉花单株铃数、总铃数和产量随之降低,铃重呈增加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棉花单株铃数降低,总铃数和产量增加.与L2D2 相比,L1D2、L1D3 和L3D3 的产量分别增加 8.70%、7.97%和 4.38%,但差异不显著.L2 处理的棉纤维长度比L1 和L4处理显著增加 3.67%和 4.40%;L4 处理的棉纤维整齐度比L1 和L2 处理显著降低 2.15%和 2.11%.与L2D2 相比,L1D1、L1D2、L4D2 和L4D3 的棉纤维长度显著降低,L4D1 的棉纤维整齐度显著降低,L4D2 的棉纤维马克隆值显著增加.[结论]冀南棉区机采棉兼顾株型和产量的株行距配置 3 个适宜组合为行距 76 cm、密度 75 000 株·hm-2,行距 66 cm、密度 105 000株·hm-2和行距 86 cm、密度 105 000 株·hm-2.
- 相关文献
[1]合理密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周永萍,张海娜,师树新,燕建召,孙辉,田海燕,崔瑞敏. 2018
[2]机采棉育种的思考. 秦焱,赵会薇,杨京,李梦,李军虎. 2014
[3]抗病优质机采棉品种——冀棉646. 刘素恩,刘素恩,杨旭出,郭宝生,王兆晓,王凯辉,赵存鹏,范存智. 2018
[4]缩节胺对黄河流域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化控技术研究. 刘丽英,戴茂华,吴振良. 2018
[5]DPC对黄河流域机采棉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化控技术的研究(英文). 刘丽英,戴茂华,吴振良. 2017
[6]新疆南疆无膜机采棉花品种(系)筛选. 王士杰,刘齐峰,朱继杰,赵红霞,贾晓昀,李妙,王国印. 2023
[7]适宜机采和露地直播棉花品种冀丰1458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贾晓昀,李妙,王国印. 2022
[8]陆地棉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贾晓昀,王士杰,赵红霞,朱继杰,李妙,王国印. 2021
[9]不同光源条件下与花生株高变化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杨永庆,马晓蕾,李玉荣,王瑾. 2024
[10]追肥时期对夏大豆植株养分和株型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双进,张孟臣,杨春燕. 1999
[11]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乔文臣,赵明辉,李会敏,孙书娈,孟祥海. 2017
[12]免耕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崔海英,李明哲,戴茂华,柳斌辉. 2013
[13]黑龙港流域旱稻产量构成因素及育种策略初步探讨. 赵凤梧,李慧敏,李爱国,周巧梅,张素方,马俊永. 2001
[14]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素君,刘全清,张宏彦. 2014
[15]多元分析在黄淮冬麦区小麦良种区试中的应用分析. 张存良,陈淑琴,殷毓芬,孙振山,杨平平,吴祥云. 1992
[16]麦棉套作模式下差量播种对小麦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王国平,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 2017
[17]种植密度和样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张全国,马瑞昆,贾秀领,张丽华,杨利华. 2006
[18]晚播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衡科6021’的高产高效利用. 李强,乔文臣,魏建伟,孙书娈,李慧敏,孟祥海,李丁,赵明辉,赵凤梧. 2017
[19]不同年份小麦匀播与播种量对麦棉套作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树林,王国平,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林永增,梁青龙. 2017
[20]种植密度对菊花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马铭泽,高雪飞,刘灵娣,温春秀,谢晓亮,田伟,刘铭,贾东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硝酸镧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蒋建勋;徐婧;刘晓燕;张承礼;曹平平;王安录;郭维新;张忠波;冯国艺
关键词:棉花;硝酸镧;盐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理特性
-
环渤海棉田土壤盐碱障碍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冯国艺;张谦;王燕;董明;王树林;祁虹;雷晓鹏;梁青龙
关键词:棉花;滨海盐碱地;障碍消减;水盐运移;环渤海地区;土壤改良
-
"美欣"西瓜大棚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于洪春;高秀瑞;刘伟;赵鑫泽;刘会茹;李冰;刘春生
关键词:
-
棉-粮-油菜宽带轮作提升作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
作者:董明;张谦;王燕;王树林;冯国艺;梁青龙;祁虹**;赵贵元
关键词:棉花;玉米;小麦;宽带轮作;产量;光能利用
-
施肥方式对南疆棉花巴43541生长发育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孙绘健;冯国艺;姚青青;罗静;杜珊珊;王东力;何忠盛;王燕;郑曙峰
关键词:棉花;缓释复合肥;叶面水溶肥;产量;植棉效益;南疆
-
茄子反向温敏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作者:张敬敬;李冰;高秀瑞;田鹏;刘伟;赵鑫泽;刘会茹;潘秀清;武彦荣
关键词:茄子;转录组;代谢组;温敏雄性不育;激素
-
基于BSA-seq和RNA-seq挖掘西瓜果皮硬度候选基因
作者:张敬敬;田鹏;于洪春;李冰;高秀瑞;刘伟;吴楠;赵鑫泽;宋雪;刘会茹;潘秀清;武彦荣
关键词:西瓜;果皮硬度;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