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分布格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腾 1 ; 孙涛 2 ; 肖雅元 2 ; 刘永 2 ; 李纯厚 2 ; 陈得仿 2 ; 李鸿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null

关键词: 大亚湾;群聚;嵌套分析;增殖放流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327-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保护大亚湾渔业资源,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对大亚湾进行了4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结合距最近大陆距离、距最近大岛距离、水深、水温、盐度、叶绿素a、总氮、总磷、鱼类的最大体长和捕捞努力量(CPUE)这些参数,研究了大亚湾鱼类的群聚特征.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呈嵌套分布格局,鱼类最大体长对嵌套格局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大亚湾鱼类群落嵌套格局的形成支持选择性迁入假说;大亚湾鱼类全年与四季的嵌套最友好位点均在湾口杨梅坑和大辣甲北部海域,此两海域为大亚湾鱼类的主要群聚区,大辣甲北部海域是鱼类的产卵场繁殖区,杨梅坑海域是鱼类的主要育肥区,均应优先进行保护和管理,是开展大亚湾鱼类增殖放流的最适宜海域.

  • 相关文献

[1]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黑鲷生态容量评估. 黄梦仪,徐姗楠,刘永,肖雅元,王腾,李纯厚. 2019

[2]大亚湾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苗种生长情况. 罗虹霞,陈丕茂,袁华荣,秦传新,王莲莲,周艳波,冯雪,聂永康. 2015

[3]鱼类聚集在流物周围的原因:群聚与群丛理论. 丁峰元,林龙山,程家骅. 2005

[4]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5]大亚湾水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WANG Cong,林军,CHEN Pimao,章守宇. 2008

[6]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7]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8]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9]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李嘉雯,江涛,吴锋,江天久. 2014

[10]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11]基于L-THIA模型与3S技术的大亚湾陆域非点源总氮污染研究. 蒋婧媛,徐姗楠,黄洪辉,刘华雪. 2019

[12]大亚湾鱼类资源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郭建忠,陈作志,许友伟,徐姗楠,李纯厚. 2018

[13]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杨美兰,林燕棠,贾晓平,全桂英. 2002

[14]大亚湾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与分布特征. 孙涛,肖雅元,王腾,刘永,付亚男,李纯厚. 2018

[15]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 郭建忠,陈作志,许友伟,徐姗楠,黄梓荣,李纯厚. 2018

[16]大亚湾湾口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 曾雷,陈国宝,李纯厚,于杰. 2019

[17]风信子鹿角珊瑚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马鸿梅,王云祥,秦传新,段丁毓,朱文涛,陈丕茂. 2019

[18]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9

[19]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 朱文涛,秦传新,段丁毓,马欢,马鸿梅,席世改,左涛,潘莞倪,黎小国. 2020

[20]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王九江,刘永,肖雅元,王腾,李纯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