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云斑尖塘鳢在水产养殖中的风险评估及适生区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韦慧 1 ; 张铭斯 1 ; 韦波 2 ; 余梵冬 1 ; 舒璐 1 ; 徐猛 1 ; 房苗 1 ; 胡隐昌 1 ; 顾党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水生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外来物种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2.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关键词: 生物入侵;ENSARS;AS-ISK;养殖设施;水产病害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1 期

页码: 68-7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极大促进了水产养殖的发展,但过去水产外来种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疫病,很少针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本研究首次利用欧洲外来水产种养殖风险分析框架(ENSARS)和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外来水产种云斑尖塘鳢在南部生态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外来水产种引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收集云斑尖塘鳢生物学和生态学性状以及养殖状况等信息,用ENSARS评估该鱼的入侵风险,对其传播病原体、逃逸和产生社会经济影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用MaxEnt预测其在中国的适生区.[结果]云斑尖塘鳢在南部生态区具有强的入侵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具有中等风险,其中传播病原体的风险为中度高水平,逃逸的风险为中等水平,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低.云斑尖塘鳢的高度适生区分布在台湾、广西、广东、海南4个省(自治区),分别占该省(自治区)面积28.71%、2.41%、14.57%、24.69%.[结论]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地理和生物生态学性状使其在南部生态区具有较强的入侵性,但在养殖过程中对逃逸、病原体传播等高风险事件的人为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逃逸并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但云斑尖塘鳢的主产区与其适生区高度重叠,逃逸到自然水域后容易建立自然种群,因此需要加强养殖逃逸方面的管理.

  • 相关文献

[1]我国鲟鱼养殖设施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海耿,倪琦,刘晃. 2016

[2]水产养殖设施结构性土体破损力学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英文). 冯震华,陈水胜,章丽萍,朱李春,翁雄. 2011

[3]集聚式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设施的应用与分析. 郁蔚文,王健. 2016

[4]三种不同模式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 宋德敬,薛正锐,张剑诚 ,张明华,杨菁,王秉心. 2005

[5]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设施与装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长涛,林德芳,黄滨,黄文强,崔勇. 2007

[6]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 刘晃,黄文超,崔璨. 2024

[7]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及养殖虹鳟试验研究. 曹广斌,蒋树义,韩世成,陈中祥,贾慧文. 2010

[8]一种池塘生态养殖设施构建技术. 顾兆俊,刘兴国,程果锋,时旭. 2015

[9]基于PLC的远程气力输送自动投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郭根喜,庄保陆,王良运,胡昱,黄小华,陶启友. 2008

[10]水产养殖自动投饵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庄保陆,郭根喜. 2008

[11]柱桩式铜合金围栏网养殖设施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王磊,王鲁民,黄艇,石建高,刘永利,刘勤,齐广瑞,王帅杰. 2017

[12]海水网箱养殖设施的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王明彦. 1999

[13]三种不同模式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 ^A宋德敬^B1^D1%^A张剑诚^B2^D2%^A薛正锐^B3^D1%^A张明华^B4^D3%^A杨菁^B5^D3%^A王秉心^B6^D4. 2004

[14]生物入侵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乔延龙,宋文平,李文抗. 2010

[15]盐度与种间竞争对漂浮生态型浒苔微繁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赵瑾,马莹莹,解威峰,吴春辉,姜鹏. 2018

[16]天津市海水养殖外来物种输入特征及防控体系研究. 乔延龙,殷小亚,贾磊. 2019

[17]不同生活史时期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胁迫的响应. 靳书瑞,罗渡,张海涛,牟希东,胡隐昌. 2019

[18]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对南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陆琴燕,刘永,李纯厚,魏小岚,刘勇. 2013

[19]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食蚊鱼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万朝阳,方康,吴金明,牟希东,董芳,张辉. 2024

[20]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形态及其在珠江水系的空间分布. 谭细畅,李新辉,李跃飞,李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