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炜 1 ; 梁齐章 2 ; 张佳雪 1 ; 焦文龙 1 ; 林永强 1 ; 刘荣昌 2 ; 傅秋玲 2 ; 傅光华 2 ; 朱婷 1 ; 黄瑜 2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RPA恒温检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4 年 39 卷 009 期

页码: 1044-105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新型番鸭细小病毒(New-genotype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N-MDPV)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为基层提供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手段。【方法】以N-MDPV的VP3基因保守片段为靶点,使用EXO荧光探针特定结合VP3基因保守片段,设计特异的RPA扩增引物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从而建立一种荧光RPA恒温检测N-MDPV的方法,确定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时间和温度,分析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收集的病料进行核酸检测,并与传统PCR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39℃,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灵敏性高,最低核酸检测限度可达10 fg·μL-1;对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核酸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对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type 3, DAdV-3)、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 FAdV-4)、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 DPV)、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 NDRV)的核酸均未有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利用本研究建立的RPA快检方法、传统PCR方法以及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对收集的38份鸭组织病料核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36.8%(14/38)、36.8%(14/38)和31.6%(12/38);RPA检测后呈阳性的样品经PCR方法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测均呈现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缺乏相应检测设备的基层进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大规模临床样本检测,为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手段。

  • 相关文献

[1]检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程龙飞,张长弓,傅秋玲,何琼,贾志娟,陈慧敏,傅光华,万春和,林群群,刘荣昌,黄瑜. 2017

[2]半番鸭共感染鸭圆环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诊断. 张瑞,刘荣昌,黄瑜. 2020

[3]新型番鸭细小病毒Rep蛋白羧基端亚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胡非凡,梁齐章,黄瑜. 2023

[4]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发现及其感染的临床表现. 黄瑜,万春和,傅秋玲,陈红梅,傅光华,陈翠腾,程龙飞,程小兵,施少华,林建生. 2015

[5]一起番鸭感染新型细小病毒的诊断报告. 王艺萍,刘荣昌,黄瑜. 2019

[6]“短喙侏儒综合征”半番鸭病原学检测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刘荣昌,黄瑜,卢荣辉,傅秋玲,万春和,傅光华,程龙飞,施少华,陈红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