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蒋彤晖 1 ; 叶夕苗 2 ; 余斌 2 ; 文国宏 3 ; 李高峰 3 ; 张峰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关键词: 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鉴别力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262-1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甘肃省2018—2019年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区域试验中丰产、稳产和适应性强的品系,同时评价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本研究收集整理2018—2019年在甘肃省安定区、秦州区、渭源县、永昌县、临夏县、庄浪县6个试点种植的各育种单位育成的15个品系的产量数据,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模型(GGE)联合对产量进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评价品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环境的鉴别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系的产量在基因型效应(G)、环境效应(E)和互作效应(G×E)中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环境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其次是基因型效应,互作效应占比最小.AMMI分析结果显示,丰产稳产的品系是0730-185;品系凯薯2号、0730-156和0730-185在永昌县的适应性较好,庄薯8号在安定区的适应性较好,GN-99、W1在渭源县的适应性较好,GN-99、GN-122和W1在临夏县的适应性较好;AMMI环境的鉴别力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年的永昌县、2018年的安定区、2019年的临夏县等.GGE分析结果显示,丰产稳产的品系是GN-99;品系凯薯2号在永昌县的适应性最好,品系GN-122在渭源、安定区、秦州区、庄浪县、临夏县适应性最好;GGE环境的鉴别力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年的永昌县、2019年的临夏县、2019年的安定区等.利用AMMI模型和GGE模型共同对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产量数据联合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价并筛选优良品种.两种模型对基因型丰产性分析的准确性取决于其解释变异的大小,AMMI对基因型稳定性和环境鉴别力的分析优于GGE,GGE对基因型适应性分析优于AMMI.两种模型鉴定出高产稳产品种(系)有GN-99和0730-185;高适应性的品系试点组合有GN-122-临夏县、GN-122-庄浪县、GN-122-秦州区、GN-122-安定区、GN-122-渭源县、凯薯2号-永昌县;环境的鉴别力最好的两个试点为永昌县、安定区,其他试点均属于以上两试点的品种生态亚区.本研究结果为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和后续的区域试验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豆新品种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张晓艳,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董博. 2024
[2]甘肃省春小麦新品系丰产稳产性分析. 袁俊秀,杨文雄,王世红. 2009
[3]陇东地区浅脐色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李峰,张文伟,耿智广,李可夫,付金元,王立明. 2018
[4]基于GGE双标图法的甘肃省西片区域春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及适应性评价. 崔同霞,张保军,姚友旭,柳娜,虎梦霞,李怀德. 2022
[5]胡麻新品系95005丰产性与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张建平,党占海. 2005
[6]玉米品种陇单339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 2017
[7]不同大豆品系多点鉴定及抗旱性评价.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陈光荣,苟作旺,杨如萍,祁旭升. 2022
[8]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董云,王毅,漆燕玲,徐一涌,庞进平,方彦. 2010
[9]基于R语言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大豆区试中的应用评价. 张恺东,张凡巧,董博,段佳霖,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 2024
[10]甘肃省2007年中晚熟玉米区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李志明,杨彦忠. 2008
[11]13个芸豆新品种(系)在河西走廊的适应性鉴定. 闵庚梅,刘占鑫,杨晓明,张丽娟. 2020
[12]晚实核桃新品种-陇薄香2号的选育. 张辉元. 2011
[13]2004-2005年酒泉市棉花多点试验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冯克云. 2007
[14]1996~1999年甘肃省冬小麦陇东片区试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分析. 雍致明,李兴茂. 2000
[15]几个玉米新杂交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刘忠祥. 2008
[16]耐密玉米新品种陇单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刘忠祥. 2013
[17]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研究. 杨文雄,刘效华,杨芳萍,陈源娥,张灿军. 2010
[18]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虎梦霞,刘效华,柳娜,王世红,杨文雄. 2014
[19]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陇糯1号的丰产性及蒸煮品质.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周玉乾,刘忠祥,李志明,杨彦忠. 2010
[20]玉米新品种陇单1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刘忠祥,周玉乾.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3号选育
作者:郑永伟;李掌;文国宏;曲亚英;白永杰;李建武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23号;加工型
-
马铃薯块茎蒸制和烘焙后质地品质分析
作者:邱振业;段惠敏;夏露露;李高峰;文国宏;张峰
关键词:马铃薯;加工条件;质地;色泽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9号’
作者:杨昕臻;白永杰;李掌;曲亚英;郑永伟;文国宏;贾小霞;李高峰;李建武;张荣;马胜;李国权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19号;选育;鲜食
-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1号’的选育
作者:张荣;李建武;文国宏;王树林;李高峰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21号;产量;品质;抗性
-
'陇薯8号'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作者:贾小霞;李建武;齐恩芳;文国宏;李高峰;吕和平;马胜;刘石;黄伟;张荣
关键词:马铃薯;发育时期;淀粉-蔗糖代谢;转录组分析
-
马铃薯大田黑痣病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张荣;文国宏;李建武;李高峰;王一航;王树林;马虹霞
关键词:马铃薯;黑痣病;抗病性鉴定
-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
作者:郑永伟;李掌;曲亚英;白永杰;贾小霞;文国宏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