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年际间干旱对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光辉 1 ; 李学湛 2 ; 王玉成 2 ; 王腾 3 ;

作者机构: 1.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2.;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3.;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关键词: 致病疫霉;干旱;生理小种;复杂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67-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生理小种是晚疫病菌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其组成直接关系到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研究以2007年黑龙江省干旱为契机,对2004-2010年采自黑龙江省的晚疫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382个晚疫病菌菌株中共鉴定出91个生理小种类型,2004-2006年的优势小种为3.4.6.7.8.9.10.11,2007-2009年的优势小种为3.4.7.11,2010年的优势小种为1.3.4.7.8.10.11。2007年生理小种的复杂程度为历年最低,并影响了2008年与2009年的生理小种组成,2010年的生理小种复杂程度则出现明显上升。

  • 相关文献

[1]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王腾,马爽,孙继英,汝甲荣. 2017

[2]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郭梅,César Vincent,闵凡祥,吕军,高云飞,杨帅,王晓丹,Rolot Jean-louis. 2015

[3]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 王腾,孙继英,汝甲荣,王立春. 2018

[4]低温及干旱对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春艳,王连敏,王立志,李忠杰,刘功. 2006

[5]中国小麦秆锈病研究进展. 宋维富,辛文利,李集临,曹远银,张春利. 2010

[6]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研究. 马书君,张玉华,薛庆喜,吴和礼,刘汉起,商绍刚,霍虹,王福录,高国金. 1991

[7]黑龙江东部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及毒性结构时空动态分析. 贾梦瑱,张斌,田苗,揭岩,赵钰琦,高新颖,顾鑫,丁俊杰,陈宇飞,文景芝. 2019

[8]甜瓜白粉病不同生理小种发病环境条件分析. 吕元佐,崔浩楠,朱强龙,高鹏,栾非时. 2018

[9]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的研究. 李春霞,苏俊,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03

[10]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PH和Ug99SSR标记的筛选. 陈思,吴建忠,黄文功,吴广文,李天亚,曹远银. 2016

[11]哈尔滨市番茄叶霉菌生理小种再分化研究. 吕晓梅,许向阳,李景富,谢立波. 2002

[12]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变化动态分析. 马立功,孟庆林,石凤梅,刘佳,李易初,刘兴龙,何长安,纪春学,王军. 2022

[13]谷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及谷子标准品种体系的构建. 李志江,贾冠清,李祥羽,李易初,马金丰,智慧,汤沙,张硕,柴杨,李艳东,刁现民. 2016

[14]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研究. 宋成艳,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 2007

[15]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马淑梅,丁俊杰,郑天琪,顾鑫. 2005

[16]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空育131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及发病原因分析. 宋成艳,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 2007

[17]大庆、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理小种鉴定. 杨柳,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师臣,朱长明. 2015

[18]黑河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贾鸿昌. 2009

[19]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研究. 李桦,郑镐燮. 1989

[20]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王延锋,时新瑞,梁嘉陵,齐玉鑫,孙志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