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与地理隔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佳杰 1 ; 徐兆礼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大黄鱼;种群划分;东黄海;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2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310-3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往研究认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可划分为3个种群,其中在东黄海,浙江的岱衢洋大黄鱼和福建的官井洋大黄鱼被认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本研究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 1982年间的大黄鱼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和海洋水文方面,重新审视了东黄海大黄鱼种群划分问题,为大黄鱼种群划分和大黄鱼资源兴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东海北部外海和东海南部近海是大黄鱼主要的两个越冬场,其中闽东温台水域的大黄鱼产量在东海南部近海产量占主导地位。东海南部近海大黄鱼地理分布表明,从温台渔场到闽东渔场大黄鱼的越冬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而官井洋大黄鱼正是闽东渔场大黄鱼的主体部分。由此可以认为:官井洋所在的闽东渔场的大黄鱼和东黄海大黄鱼同属于东黄海大黄鱼种群。这一结论通过3个旁证得到印证:其一,大黄鱼标志放流结果显示,1959年4月21日在连江县北茭洋东32 m深的地方(26°21′5″N、119°50′E)重捕到浙江水产实验所于1958年5月20日在岱衢洋寨子山东偏北大黄鱼产卵场放流的1尾雄性大黄鱼,因此,闽东渔场的大黄鱼和岱衢洋是相互混栖的同一群体;其二,东海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终年影响着闽浙近海,难以形成大黄鱼种群隔离、种群分化所需要的海洋学条件;其三,官井洋大黄鱼春夏之交产卵,与岱衢洋和猫头洋大黄鱼相似,而与粤东和粤西大黄鱼在9-12月产卵完全不同。本研究旨在为大黄鱼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2]再议东黄渤海带鱼种群划分问题. 徐兆礼,陈佳杰. 2016

[3]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小黄鱼上的应用进展. 熊瑛,郑元甲,汤建华,仲霞铭,杨健,崔正贺,吴磊. 2018

[4]日本鲭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周翰林,李建生,严利平. 2021

[5]基于耳石δ~(13)C和δ~(18)O的黄、渤海秋季小黄鱼补充群体的种群划分. 袁威,王玉堃,张廷廷,金显仕,孙耀. 2019

[6]再议中国近海小黄鱼种群的划分问题. 徐兆礼,陈佳杰. 2010

[7]东黄海日本鲭资源和群体结构的年代际变化研究. 李建生,严利平,张辉. 2023

[8]关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东黄海渔业资源变化趋势的探讨. 郑元甲. 1995

[9]基于框架法的东黄海日本鲭产卵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刘楚珠,严利平,李建生,吕振波,张壮丽,张辉,李圣法. 2011

[10]东、黄海底鱼资源现状及其展望. 钱世勤. 1994

[11]东黄海表层水温与叶绿素分布分析及其与围网船位分布关系研究. 化成君,张衡,张胜茂. 2015

[12]基于GIS的东黄海渔场影响因子分析. 李小恕,李继龙,贾静. 2005

[13]东黄海小黄鱼秋季索饵环境栖息指数的研究. 陈红波,李继龙,杨文波,李东颖,王继隆. 2011

[14]2014年东黄海海表温度季节变化分析. 化成君,伍玉梅,张衡,崔雪森,杨胜龙. 2016

[15]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构、营养和滋味成分差异研究. GUO Quanyou,郭全友. 2018

[16]淡腌大黄鱼腐败细菌鉴定及PLFAs初级模型建立. 郭全友,何木. 2015

[17]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18]不同盐度对室内大黄鱼养殖成活率、生长和耳石元素的影响. HUANG Wei-qing,黄伟卿,RUAN Shao-jiang,阮少江,ZHANG Yi,张艺,Ji Cheng-long. 2018

[19]养殖大黄鱼病原弧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祝璟琳,王国良,金珊. 2009

[20]大黄鱼低盐养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黄伟卿,阮少江,张艺,刘招坤,尹飞,单秀娟,罗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