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东军 1 ; 张宏纪 1 ; 祁倩倩 1 ; 孙岩 1 ; 郭怡梵 1 ; 孙光祖 1 ; 王广金 1 ; 闫文义 1 ; 杨淑萍 1 ; 马淑梅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春小麦;硝态氮;铵态氮;氮素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1 年 01 期
页码: 20-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苗期生理特性及氮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氮对于促进小麦的生长速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效果最好,硝态氮次之,铵态氮效果最差。硝态氮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中硝态氮的含量,而铵态氮则显著提高了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不同形态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的生长速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而强筋型小麦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中筋高产型小麦。
- 相关文献
[1]大豆生育期间土壤无机态氮与植株硝态氮变化规律的研究. 马春梅,董守坤,张磊,魏丹,迟凤琴,金喜军,龚振平. 2010
[2]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王爽,孙磊,陈雪丽,谷学佳,李伟群,王晓军,张磊,刘颖,潘亚清,王玉峰*. 2013
[3]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大豆植株磷素含量和土壤有效N、P、K含量的影响. 张小明,曾宪楠,孙羽. 2016
[4]局部硝态氮供应对不同品种小麦侧根发育的影响. 高翔,陈磊,吕慧卿,冯晓敏,郝志萍,周忠宇,汪洪,刘荣乐. 2023
[5]锰对大豆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玉先,祁倩倩,罗奥,崔洪秋,姜玉美,鲁巍. 2009
[6]密度对超高产春小麦克旱16号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刘宁涛,邵立刚,王岩,李长辉,车京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邹冬月,王志坤. 2012
[7]春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开发利用. 王广金,孙光祖,闫文义,张月学,孙岩. 2003
[8]作物氮素无损快速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宋丽娟,叶万军,郑妍妍,苏戈. 2017
[9]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忠新,孙磊,吴英,刘玉林. 2009
[10]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11]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12]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姚玉波,张树权,柴永山,马春梅,龚振平. 2021
[13]水稻分蘖期氮素应答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刘天奇,高红秀,谢威,张雪晴,陈娜娜,梅雪锋,邢佳妮,徐振华,张忠臣. 2021
[14]生物炭与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明,来永才,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刘淼,李琬. 2015
[15]氮肥对甜菜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于雪,黄嘉鑫,王玉波,刁志伟,李彩凤,盖志佳,马凤鸣. 2014
[16]生物质炭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郭炜,于洪久,于春生,刘杰. 2016
[17]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丽华,秦猛,翟玲霞,崔士泽,李瑞松,郑峻麒,王檄铭,李红宇,姚钦,林晓影,郑桂萍. 2023
[18]盐碱化草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氮素特征研究. 高超,张月学,陈积山,邸桂俐,康欣彤,刘慧莹,潘多锋. 2012
[19]日本北海道优良食味米生产理论与技术. 辛爱华,赵镛洛,张云江. 2005
[20]氢醌在小麦吸收利用氮素中的作用. 李晓鸣.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闫文义;王大庆;董风雪;王翠玲;李禹尧;段新宇
关键词:
-
巴西主要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情况分析
作者:唐晓东;闫文义
关键词:领土面积;南大西洋;基本情况介绍;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生产;巴西农业;南美洲;俄罗斯
-
2010-2023年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额变化
作者:李禹尧;闫文义
关键词:
-
2021-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来源国家变化分析
作者:王翠玲;闫文义
关键词:
-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提升路径分析与建议
作者:李禹尧;闫文义
关键词:
-
我国肥料进出口数量、价格分析
作者:闫文义;谷维
关键词:
-
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及近三年审定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情况分析
作者:赵琳;闫文义
关键词:粮食产区;支柱产业;玉米品种;单产量;品质状况;国家粮食安全;商品化率;品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