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匡恩俊 1 ; 迟凤琴 1 ; 张久明 1 ; 宿庆瑞 1 ; 高中超 1 ; 朱宝国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耕作措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土壤与作物
ISSN: 2095-2961
年卷期: 2019 年 8 卷 004 期
页码: 395-404
摘要: 为了揭示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主要特性的早期影响,在2016-2017年设免耕(No tillage(NT))、 浅翻(Shallow tillage(ST))、 深翻(Deep tillage(DT))3种耕作措施,分别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单施化肥处理(CK)、 施用有机肥(Manure(M))和秸秆还田(Straw(S)),调查玉米出苗率、 土壤温度,分析了玉米拔节期土壤有关特性.结果显示:从3种耕作措施来看,玉米苗期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ST处理显著提高了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而DT将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提高了16%,在25 cm层次无明显差异.NT处理的出苗率仅为40%,ST和DT达到了70%左右.玉米拔节期,无论0~20 cm还是20~40 cm土层,施用有机肥和秸秆均能明显提高DT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DTM和DTS分别提高了30.3% ~40.9%,58.9% ~86.1%,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耕作措施对于短期内提高土壤有机碳的效果不明显,施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0~20 cm、20~40 cm土层游离态轻组有机碳的含量.3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 氮的影响较小,但是施入秸秆和有机肥影响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影响程度分别介于-3.9% ~288.6%和-30.3% ~124.4%,其中20~40 cm土层提升效果优于0~20cm土层.不同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效磷、 土壤有机碳和游离体态轻组的含量,同时秸秆还田对于提升土壤游离态轻组、 微生物量碳和氮的效果显著,这些敏感指标受到有机物料与耕作方式的交互作用影响明显.
- 相关文献
[1]有机物料对马铃薯生长与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李玉梅,李建兵,胡颖慧,王根林,孟祥海. 2021
[2]液体厩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思淼,王晓军,高洪生. 2024
[3]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4]秸秆错位轮还对大豆根系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朱宝国,宿庆瑞. 2021
[5]秸秆不同方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匡恩俊,韩锦泽,刘宝林. 2016
[6]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匡恩俊,李梓瑄,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朱宝国. 2020
[7]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2017
[8]黑龙江省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生产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樊景胜,连永利,徐婷,曲忠诚,赵索,赵佰仁,徐莹莹,王淑荣. 2019
[9]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质构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孙士明,靳晓燕,王俊河,庞爱国,于晓波,于侃超. 2022
[10]坡度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姜佰文,赵赛东,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张哲. 2015
[11]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12]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曾宪楠,王麒,孙羽,宋秋来,冯延江,袁媛. 2016
[13]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14]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15]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6]不同耕法下秸秆还田对土壤WSOC荧光特性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李承阳,刘峥宇,孟祥海,王伟,邵广忠,胡颖慧. 2020
[17]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AM真菌侵染效应及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曲忠诚. 2019
[18]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雪涵,王麒,曾宪楠,宋秋来,孙健. 2019
[19]基于Web of Science秸秆还田下土壤微生物研究态势分析. 曾宪楠. 2019
[20]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曾宪楠,高斯倜,冯延江,孙羽,宋秋来,王麒.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合粳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成亮;付久才;马瑞;王庆胜;朱宝国;孟庆英;杨晓贺;姚亮亮;邱磊;张茂明;王自杰;张家智;蔡永盛
关键词:水稻;合粳23;选育;栽培技术
-
我国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思考及黑龙江省发展优势
作者:徐洪岩;钱春荣;张久明;张明爽;刘丽;张微;来永才
关键词: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思考;黑龙江省发展优势
-
三江平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TRPF简介
作者:王囡囡;马臣;张春峰;朱宝国;冯浩原;王馨翊;宋英博
关键词:
-
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不同肥力黑土微生物残体碳氮的影响
作者:马南;安婷婷;张久明;汪景宽
关键词:玉米秸秆;玉米根茬;土壤微生物残体;氨基糖;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黑土
-
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大豆植株生长、抗病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朱宝国;匡恩俊;滕占林;孟庆英;王囡囡;冯浩原;邱磊;高雪冬;张春峰
关键词:大豆;生物有机肥;植株性状;根腐病;产量;效益
-
根菜类作物块根测定装置的研制
作者:张春峰;刘军亮;王囡囡;朱宝国;孟庆英;冯浩原
关键词:根菜;块根;甜菜;测定装置;研制
-
土壤中不同含量Cd2+对大麻、大豆幼苗生育的影响
作者:高中超;孙磊;王丽华;杜春影;张利国;张久明;王伟;谷维
关键词:土壤;镉;大麻;大豆;幼苗;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