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乡糯4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冬雪 1 ; 唐贵 1 ; 隋冬华 1 ; 武新娟 1 ; 高佳缘 1 ; 李鑫 1 ; 王然 1 ; 郑泽琦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黑龙江省绥棱县气象局

关键词: 糯玉米;鲜食玉米;新品种;乡糯4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70-172

摘要: 乡糯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SLN13为母本、自育自交系SLN1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30060.该品种于2020-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9159.3kg/hm2,比对照金糯262增产6.8%.其果穗甜糯适口、弹性好、风味佳,成穗率高,抗逆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至第三积温带作为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 相关文献

[1]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培育番茄新品种字番1号、宇番2号. 谢立波,王雪,毕宏文,郭亚华,邓立平. 2006

[2]13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系)在黑龙江省比较研究试验. 王丽冬,冯一新,徐建,付永凯,萨日娜. 2019

[3]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 井旭源,唐春双,于琳,王聪,田苗,李拥军. 2020

[4]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唐春双,井旭源,于琳,王聪,田苗. 2020

[5]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6]齐齐哈尔市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刘洋,韩业辉,王俊强,杨莹. 2020

[7]种衣剂包衣对鲜食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姚玉波,张树权,赵东升,于莹,周菲,郭永利,刘继忠,史绪梅. 2020

[8]鲜食玉米收获机的结构原理与果穗保护技术研究. 张范良. 2021

[9]节粮减损背景下国内鲜食玉米低损收获现状及路径探究. 李志博,叶彤,聂美玲,兰海涛,赵伟,张鑫. 2024

[10]鲜食玉米低损伤收获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杨金砖. 2023

[11]驾驶员熟练程度判定对鲜食玉米联合收获作业影响试验研究. 邢璐露,叶彤,聂美玲,李志博,刘兴博,兰海涛,孙士明,常建国,林君堂,杨金砖,赵伟,张鑫,靳晓燕. 2023

[12]鲜食玉米智能化收获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杨金砖. 2023

[13]添加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刘文,丁得利,林秀蔚,李青莹,韩永胜,李伟,姚美玲,王艳菲,朱元芳,王皓,王德香,黄萌,郭春晖,李红宇,丁丽艳. 2023

[14]糯玉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研究. 周菲,郭永利,于莹,姚玉波,赵东升,刘岩,张树权. 2019

[15]不同种植密度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王宇先,杨莹. 2020

[16]不同播期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兰红宇,杨莹. 2020

[17]优质、高产糯玉米龙育糯1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孔晓蕾,杨国伟,杜优颖. 2010

[18]垦粘1号在高纬寒地大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巩双印. 2007

[19]寒地糯玉米与生料栽培平菇套种技术研究. 吕晓丽. 2007

[20]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龙粘1号的选育研究. 陈喜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