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永祥 1 ; 李春辉 1 ; 杨俊品 2 ; 杨华 3 ; 程伟东 4 ; 汪黎明 5 ; 李凤艳 6 ; 李会勇 7 ; 王延波 8 ; 李淑华 9 ; 扈光辉 10 ; 刘成 11 ; 黎裕 1 ; 王天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4.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7.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8.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9.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1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1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产量;杂种优势;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020 期
页码: 4113-4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玉米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解析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对指导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高效利用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生产利用价值.[方法]以玉米黄改系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亲本黄早四为共同亲本与11个代表性自交系构建的、包含2 0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RIL)的巢式关联分析群体(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 population,NAM)为试验材料,分别与改良瑞德*黄改系杂优利用模式的代表自交系郑58和昌7-2进行测交,并在全国4个玉米主产区10个试验点开展测交群体的多环境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鉴定.在开展NAM测交群体产量和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各性状在NAM群体及其测交群体之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联合逐步回归(Joint stepwise regression)模型进行了NAM及其测交群体QTL定位和产量QTL的复等位遗传分析,并对NAM及其测交群体定位QTL所在区域的遗传重组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型分析结果表明,2个测交群体的株高和产量相关性状(主要是行粒数和百粒重)与小区产量均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强优势测交组合(郑58测交群体)的产量表现与NAM群体自身的产量表现相关性较低,表明相对于弱优势测交组合(昌7-2测交群体),强优势测交组合的产量表现受RIL家系自身的产量影响较小.QTL定位结果表明,与NAM群体相比,利用其测交群体检测到的QTL数目较少,但能解释更高的表型变异.昌7-2和郑58测交群体定位到的QTL中,分别仅有27%和25%的位点与NAM群体定位结果重叠或相邻.主效位点的复等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郑58测交群体(强优势测交组合),在单穗产量QTL中,68.69%的增产等位变异来自骨干亲本黄早四.但在昌7-2测交群体中(弱优势测交组合),仅有36.36%的增产等位变异来自黄早四.利用郑58测交群体共鉴定到13个重要的产量相关基因组区段,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变异在其中的11个区段表现为增产,这些区段对黄早四杂种优势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QTL所在区域的重组率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郑58测交群体检测到的QTL所在区域具有较低的遗传重组率,符合杂种优势相关位点更容易分布于低重组区的基因组基本特征.[结论]在强优势测验种郑58遗传背景下,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变异对测交组合的产量具有重要遗传贡献,定位到的相关遗传区段与玉米杂种优势形成密切相关.
- 相关文献
[1]玉米幼苗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 陈勋基,陈果,常晓春,足木热木·吐尔逊,李建平,郝晓燕,高升旗,黄全生. 2018
[2]毛棉苗期抗旱性状的QTL定位. 郑巨云,George Oluoch,Khan Muhammad Kashif Riaz,周忠丽,王星星,蔡小彦,李雪源,王春英,王玉红,刘方,王坤波. 2017
[3]拜城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曹玉珍,刘国宏,李青军,魏彦宏. 2019
[4]26份自交系田间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杨杰,韩登旭,王业建,李铭东,郗浩江,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 2019
[5]新疆干旱区密植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耐密性分析. 杨杰,韩登旭,王业建,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郗浩江,李铭东,王仙,文丽伟. 2020
[6]硫酸铵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初报. 王飞,王金鑫. 2020
[7]283份玉米田间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唐怀君,谢小清,张磊,孙宝成,杨杰,刘成. 2023
[8]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汤明尧,沈重阳,陈署晃,唐光木,李青军,闫翠侠,耿庆龙,傅国海. 2022
[9]不同穴播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杨金钰,孙九胜,乔小燕,王西和,槐国龙,崔磊. 2022
[10]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吐尔洪·玉山. 2016
[11]干旱胁迫对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梁晓玲,刘文欣,阿布来提·阿布拉,王业建,杨杰,韩登旭,李铭东,郗浩江,雷志刚,李冬冬. 2021
[12]多黏类芽孢杆菌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李铭东,吴成生,沈彤,李昭煜,李国利. 2021
[13]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和籽粒锌含量. 李亚莉,哈丽哈什·依巴提,庾金理,李青军. 2022
[14]极早熟机收玉米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与机收性能分析. 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杨杰,李荫秀,韩登旭,李铭东,王业建,郗浩江,雷志刚,高雪飞,陈微林. 2022
[15]玉米籽粒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及条件QTL分析. 彭勃,王阳,李永祥,刘成,张岩,刘志斋,谭巍巍,王迪,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0
[16]不同追肥次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纳斯如拉·克热木. 2014
[17]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新疆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崔磊,张炎,李青军,王金鑫,王斌,孙九胜,槐国龙. 2019
[18]不同水分环境下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及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彭勃,王阳,李永祥,刘成,刘志斋,王迪,谭巍巍,张岩,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0
[19]不同生育期遮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积豪. 2018
[20]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军,张炎,胡伟,孟凤轩,冯广平,胡国智,刘新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抗旱节水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谢小清;唐怀君;张磊;孙宝成;刘成
关键词:玉米;抗旱节水;品种筛选
-
283份玉米田间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作者:唐怀君;谢小清;张磊;孙宝成;杨杰;刘成
关键词:玉米;欠量灌溉胁迫;抗旱性;产量;水区表型特性
-
玉米果穗性状及其抗旱性随灌水量的变化规律
作者:谢小清;唐怀君;张磊;孙宝成;刘成
关键词:玉米;欠量灌水;果穗性状;抗旱鉴定
-
欠量灌溉供水率胁迫强度与玉米产量的规律分析
作者:谢小清;唐怀君;张磊;孙宝成;刘成
关键词:欠量灌溉;抗旱性;供水率;关系模型;玉米杂交种
-
玉米籽粒构型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分析
作者:张磊;谢小清;唐怀君;孙宝成;刘成
关键词:灌水比例;籽粒性状;玉米产量;抗旱性;参考指标
-
不同药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带菌种子处理的影响
作者:何伟;杨华;许建军;孙晓军;何振杰
关键词:加工番茄;种子;细菌性斑点病;消毒
-
加工番茄田列当致病菌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何伟;许建军;杨华;孙晓军
关键词:加工番茄;列当;致病菌;筛选;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