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植酸酶玉米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燕华 1 ; 谢翔 1 ; 夏启玉 1 ; 张丽丽 1 ; 霍姗姗 1 ; 张家明 1 ; 郭安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安全评价;植酸酶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2195-21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种子含有丰富的磷,但大部分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难以被猪和禽类等单胃动物利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中国唯一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含有高浓度的植酸酶,能够提高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商业化种植前景。转基因作物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安全性评价研究,主要包括转植酸酶基因和目标蛋白的检测、食用安全性评价、环境安全评价及非预期影响的研究,并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应用及安全评价体系的发展作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海南稻田土壤硒与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安全性. 耿建梅,王文斌,温翠萍,易珍玉,唐树梅. 2012

[2]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检测技术. 易小平,谭燕华,彭存智,谢翔,贺萍萍. 2015

[3]平菇产植酸酶菌株的筛选及植酸酶基因区域的克隆. 刘世强,郭丽琼,林俊芳. 2005

[4]药用真菌植酸酶生产菌的筛选及基因片段的克隆. 杨帆,郭安平,郭丽琼,贺立卡. 2005

[5]金针菇产植酸酶菌株的筛选及植酸酶基因区域的克隆. 刘世强,郭丽琼,林俊芳,郭安平. 2005

[6]利用TAIL-PCR和RT-PCR技术克隆云芝植酸酶基因. 杨帆,林俊芳,苗灵凤,郭丽琼.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