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继元 1 ; 潘昌滨 1 ; 潘自平 1 ; 张锡梅 1 ; 陈晓杰 1 ; 王小武 2 ; 唐继洪 3 ; 严森 4 ; 吴圣勇 4 ;
作者机构: 1.茅台学院资源环境系
2.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4.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蚜虫;球孢白僵菌;烟碱类农药;相容性;共毒系数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74-2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烟碱类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协同关系,明确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与白僵菌的相容性及二者复配对高粱蚜虫的杀虫效果,本研究利用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菌株GZGY-1-3)和三种化学农药对高粱蚜虫的致死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6×10~5~1×10~9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34.22%~89.90%。三种化学农药对高粱蚜虫的杀虫效果由高到低为吡虫啉,呋虫胺,噻虫嗪。通过化学农药和球孢白僵菌的复配,研究农药浓度和复配时间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评价二者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农药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对孢子萌发影响越大。用推荐农药剂量的1/8和1/10浓度处理后,菌药相容性较好,孢子萌发率均在90%以上。基于前期试验结果,测定菌药联合对蚜虫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菌药复配后的共毒系数均大于80,其对高粱蚜虫的致死率明显增高,表现为相加或者增效作用,其中,球孢白僵菌(4×10~7孢子/m L)与呋虫胺复配毒力最强,致死率达97.67%,共毒系数为135.37。因此,球孢白僵菌与三种烟碱类化学农药复配,当化学农药浓度稀释8倍以上,混合处理时间不超过4 h,二者的兼容性较好。球孢白僵菌(4×10~7孢子/m L)与呋虫胺复配效果最佳。
- 相关文献
[1]红绶曲霉ACB1042与四种酰胺类杀虫剂的相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联合毒力. 袁梓涵,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贾尊尊,郭文超. 2024
[2]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 郭文超,何江,许建军,吐尔逊,谭勇峰,毛刚,田志来. 2005
[3]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蔺国仓,任向荣,杨净,张润龙,宁成博,陶建飞. 2016
[4]球孢白僵菌防治葡萄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符小发,李益,高强,梁其干,陈积豪,张浩.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绶曲霉ACB1042与四种酰胺类杀虫剂的相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联合毒力
作者:袁梓涵;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贾尊尊;郭文超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红绶曲霉;酰胺类杀虫剂;相容性;联合毒力;增效作用
-
亚洲玉米螟越冬后幼虫致病细菌-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杀虫活性评价
作者:袁梓涵;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蒋旭东;巩雪花;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黏质沙雷氏菌;毒力测定;致病力;杀虫活性
-
新疆亚洲玉米螟暴发成灾驱动机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作者:丁新华;王小武;付开赟;贾尊尊;卢屹;魏新振;王志慧;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关键词:新疆;亚洲玉米螟;灾变机制;驱动因素;综合治理
-
新疆绿洲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作者:丁新华;宋子硕;蒋旭东;付开赟;王小武;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杨杰
关键词:新疆;玉米;玉米茎腐病;镰孢菌;优势种
-
新疆同域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
作者:丁新华;贾尊尊;王小武;付开赟;汪洋洲;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刘小侠;郭文超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近缘种;生物学特性;种间竞争
-
饲料氮素水平对亚洲玉米螟食物利用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作者:丁新华;袁洁;付开赟;袁梓涵;王小武;贾尊尊;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氮素;食物利用;营养指标
-
基于RT-PCR对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巴氏德醋杆菌的分析
作者:代金平;冯蕾;谢玉清;王志方;陈竞;王小武;周留艳;张慧涛;古丽·艾合买提;杨新平
关键词:巴氏德醋杆菌;低温;沼气发酵;RT-PCR;绝对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