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俊连 1 ; 陈思蓉 1 ; 孙炳蕊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实验室(部省共建)/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抗旱性;鉴定;节水抗旱;分子机制;QTL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4 年 51 卷 006 期

页码: 145-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1/3以上人口的主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多数水稻主产区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水稻生长,导致水稻产量骤减,威胁粮食安全。深入探究水稻抗旱机理、选育推广节水抗旱稻,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淡水资源,还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育种家利用形态、生理生化和产量指标,筛选和培育出强抗旱性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并推广应用。研究人员利用关联作图、GWAS、表达谱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等方法,挖掘出很多与水稻抗旱性相关转录因子、转运蛋白、泛素化酶、蛋白酶及蛋白激酶等,证明水稻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解析了激素含量调节、活性氧清除、渗透调节、角质蜡沉积和根结构改善等一系列水稻抗旱机制。然而,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数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抗旱基因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解析。该文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近20年水稻抗旱性相关文献,归纳总结3类水稻抗旱性常规鉴定指标,综合分析水稻抗旱性重要机制和抗旱性关键基因/ QTL的最新进展。

  • 相关文献

[1]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思蓉,李晨,孙炳蕊. 2023

[2]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巫浩翔,陆展华,方志强,陈浩,王石光,王晓飞,刘维,何秀英. 2023

[3]水稻糙米高蛋白基因的QTL定位. 李晨,潘大建,孙传清,周汉钦,范芝兰,陈建酉,王象坤. 2006

[4]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黄章慧,张桂权. 2015

[5]应用导入系群体进行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剖析. 康乐,李宏,孙勇,卢德城,张帆,黄道强,徐建龙,王志东,朱苓华,高用明,傅彬英,李康活,周永力,周少川,黎志康. 2008

[6]优质稻"粤农丝苗"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主效QTL qBB-11-1的精细定位. 薛皦,卢东柏,刘维,陆展华,王石光,王晓飞,方志强,何秀英. 2022

[7]“外选35”和“七丝占”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稻瘟病QTL的初步定位. 毛兴学,罗文永,刘彦卓,陈建伟,肖昕,李晓方. 2005

[8]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邓久英,陈光辉,刘斌,刘军. 2009

[9]水稻抗旱育种材料的筛选与研究. 周少川,李宏,卢德城,周德贵,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 2010

[10]pOsHAK1:OsFLN2提高水稻的糖代谢水平和抗旱性. 陈光,李佳,杜瑞英,王旭. 2022

[11]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宏,孙勇,黄道强,朱苓华,卢德城,李康活,徐建龙,周少川,黎志康. 2010

[12]华南籼稻丰矮占1号回交导入系群体性状的研究. 李宏,卢德城,黄道强,赖穗春,周德贵,王志东,周少川. 2009

[13]水稻抗稻纵卷叶螟种质的筛选鉴定及相关研究进展. 陈建酉,周汉钦,潘大建,李晨,范芝兰. 2007

[14]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15]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其调节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 阮栋,王一冰,蒋守群,郑春田. 2021

[16]细胞分裂素调控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宋松泉,刘军,杨华,张文虎,张琪,高家东. 2021

[17]蜂毒溶血肽及蜂毒主要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侯春生,郭丽琼,王建荣,温家明,林俊芳. 2012

[18]基于CRISPR/Cas13的RNA编辑系统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张爱霞,朱庆锋,陈沛,于洋,魏文康,晏石娟,刘文华. 2020

[19]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 刘计涛,索海翠,李成晨,王丽,单建伟,安康,李小波. 2020

[20]热应激对猪肠道健康、免疫系统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熊云霞,马现永,郑春田,田志梅,张健,陈伟,胡友军,王丽.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