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十八份欧洲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海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关键词: 玉米;农艺性状;抗病性;评价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研究

ISSN: 2096-1073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92-96

摘要: 本文以欧洲早熟玉米群体选育的十八份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及大斑病、丝黑穗病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八份自交系中大部分材料在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E2106、E2111、E2114、E2116等4份材料在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方面表现较突出;E2101、E2105、E2112、E2113、E2117等5份材料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表现均比较突出,其中,E2117、E2105等2份材料高抗大斑病的同时,产量分列第2位和第3位,这些材料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着重加以利用;E2109产量位列第1位,但在抗丝黑穗病方面表现一般,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选择性的加以利用。

  • 相关文献

[1]极早熟外来玉米群体选系农艺性状及抗病性鉴定. 陈海军. 2014

[2]黑龙江省水稻耐低氮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赵宏亮,李琬,王萍,王曼力,孙明明,李智媛. 2018

[3]黑龙江省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魏淑红. 2005

[4]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陈海军. 2024

[5]198份大麻种质资源农艺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于跃,孙健,张静,杨泽茂,张利国,邓灿辉,程超华,唐蜻,许英,陈小军,张小雨,戴志刚,粟建光. 2021

[6]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玉米及其后代的抗病性研究. 刘昭军,邸宏,李铁,成瑜,赵曦,刘丽艳,王永斌,赵远玲,王广金,王振华. 2010

[7]优质玉米种质资源N6321创制与利用. 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许健,于运凯,丁昕颖,马宝新. 2023

[8]40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对镰孢穗腐病的抗性评价. 王俊强,何长安,石运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丁昕颖,赵秀梅. 2020

[9]22个早熟乌克兰玉米自交系性状表现及对丝黑穗病抗性的评价. 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 2014

[10]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邵勇,南元涛,景玉良,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 2018

[11]EP17×sx709改良系的分析与评价.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南元涛. 2019

[12]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李青超,王俊河,苗亿,刘洋,韩业辉,徐婷,兰红宇. 2018

[13]玉米新品种龙育4号的选育与评价.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 2011

[14]黑龙江省农田养分状况评价. 吴英. 1999

[15]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6]高寒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刘玲玲,孙继英,马子竣,王怀鹏,邱广伟. 2021

[17]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18]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孙岩,张宇. 2020

[19]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20]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