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甜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永英 1 ; 张喜林 2 ; 高兴武 1 ; 崔杰 1 ; 于歆 1 ;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工业大学糖业研究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甜菜;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

期刊名称: 中国甜菜糖业

ISSN: 1002-0551

年卷期: 2004 年 01 期

页码: 17-20

摘要: 通过对组织培养中甜菜品系的染色体倍数性、无菌苗的苗龄、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光照条件的实验发现,这些因素均对甜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倍体品系制成的外值体在相同条件下要比四倍体品系的外植体发生褐变的时间延长,而且二倍体褐变的频率也低于四倍体;超过6周的无菌苗的外植体极易褐变;下胚轴、胚轴、叶柄出现褐变的时间早于叶片;NAA浓度超过0.2mg/L褐变率明显增高;光照时间超过16h的外植体很快褐变,光照强度在3000~4000Lux时,外植体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褐变,但再生率较好。

  • 相关文献

[1]菊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建立. 陆杰,宋洋,王珣,王秀君,肖晖,王婧,穆艳杰,李柱刚. 2010

[2]蓝莓茎段离体快繁研究. 赵兴宇,李丽丽,杨洪一. 2015

[3]树莓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污染防止的研究. 王禹. 2012

[4]蓝靛果忍冬抗氧化性能分析及组培体系建立. 刘桂伶,宋平,杨瑞华,闫绍鹏. 2014

[5]茄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李烨,金丹丹,谢立波,李景富. 2014

[6]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 于非. 2019

[7]仙客来愈伤诱导抗褐化研究. 赵跃坤. 2009

[8]葫芦科植物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秋蓉,李柱刚,王珣,冷春旭,赵曦,李晓娟. 2022

[9]生物能源资源甜菜的简易栽培技术研究及评价. 张春峰,日本岩手大学,柴田洋一. 2007

[10]克新一号马铃薯鲜切保鲜技术研究. 刘丽,徐洪岩,姜俊凤. 2018

[11]低糖果酱的褐变控制与营养保持. 张莉莉,张军,关莹,张冬雪,谢学军. 2014

[12]马铃薯抗褐变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王海艳,王立春,李凤云,田国奎,娄树宝,李成君,郝智勇. 2018

[13]培养液NO_3~-/NH_4~+比对甜菜幼苗NO_3~-、NH_4~+吸收特性的影响. 张多英,马凤鸣,赵越,李彩凤,马国巍,李士龙. 2006

[14]定量施肥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盖志佳,王玉波,王志农,于敦爽,杜永成,范文婷,谷唯,马凤鸣. 2012

[15]氮磷钾对甜菜硝酸还原酶与亚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王玉波,李彩凤,马凤鸣,杜永成,刁志伟,谷维. 2012

[16]塔其卡杀菌剂防治甜菜立枯病和褐斑病试验. 骆成高,鲁兆新,王宇. 1997

[17]S-ABA对甜菜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洛育,李彩凤,赵东升,王瑞,王玉波,马凤鸣. 2006

[18]磷素水平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曲扬,高妙真,耿立清. 2002

[19]不同氮素水平对甜菜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杜永成,王玉波,范文婷,盖志佳,于敦爽. 2012

[20]磷与甜菜产量的形成研究之一 磷素水平对甜菜磷营养的影响. 曲文章,张捷,耿立清,高妙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