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健 1 ; 张广伟 2 ; 李春峰 2 ; 梁姗姗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科学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科学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3.;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科学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地震活动;NGDC-720磁异常;居里点深度;地壳温度结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期刊名称: 地球物理学报
ISSN: 0001-5733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840-1852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选取不同的地壳速度分区模型,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8—201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4921个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后的地震更加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以及四川盆地南缘,震源深度多为5~20km.根据NGDC-720地磁场模型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三分量磁异常及其梯度张量,重定位后的大多数地震位于负磁异常区域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强-弱磁异常边界.基于三维分形磁化模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居里点深度,并计算了磁性层的平均地温梯度,进而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了其地壳温度结构.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缘大多数地震均发生在居里点深度较大、地温梯度较低的区域.大多数M≥2.0地震震源区温度为100~500℃,M≥4.0地震震源区温度多为200~400℃.2008年汶川M_S8.0、2013岷县M_S6.6、2014年鲁甸M_S6.5以及2017九寨沟M_S7.0地震震源区温度均为300℃左右,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温度接近约400℃,更多地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鲜水河断裂交汇处的局部构造应力场异常.
- 相关文献
[1]鲁西地块新生代断裂体系活动性与深部动力机制. 李少俊,李三忠,李玺瑶,索艳慧,王鹏程,王倩,张剑,周在征. 2018
[2]上下扬子构造演化及叠合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对比. 庞玉茂,张训华,肖国林,温珍河,郭兴伟,孙建伟,赵维娜. 2016
[3]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田子晗,索艳慧,李三忠,丁雪松,韩续,宋双双,付新建. 2024
[4]鱼类血清转铁蛋白耐低氧性能与青藏高原淡水鱼类研究的新探索. 龙华. 2003
[5]跳出南海看南海——新特提斯洋闭合与南海的形成演化. 孙卫东,林秋婷,张丽鹏,廖仁强,李聪颖. 2018
[6]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热年代学制约. 朱晓青,郭兴伟,张训华,侯方辉,温珍河,耿威,王忠蕾,孙建伟,祁江豪. 2018
[7]西藏扁头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陈锋,马宝珊,谢从新,张惠娟. 2018
[8]海底“三极”与地表“三极”:动力学关联. 李三忠,索艳慧,王光增,姜兆霞,赵彦彦,刘一鸣,李玺瑶,郭玲莉,刘博,于胜尧,刘永江,张国伟. 2019
[9]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周缘燕山期微地块聚合与增生造山过程. 刘一鸣,李三忠,于胜尧,曹现志,周洁,李阳,王誉桦,徐林山,郭润华,周在征. 2019
[10]青藏高原达则错近1000年来生态系统变化及可能机制. 李秀美,侯居峙,王明达,徐磊. 2021
[11]裂腹鱼类系统进化及高原适应性研究进展. 马宝珊,魏开金,赵天一,裴福成,霍斌. 2023
[12]青藏高原淡水鱼类的研究现状. 龙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珠江组层序地层及其约束下砂体发育模式
作者:戴宗;张青青;衡立群;孙润平;刘可禹;王健;罗东红;王亚会
关键词:层序界面;层序结构;海平面;物源;砂体发育模式;珠江组
-
分割式集约化养殖系统分析与设计
作者:陈晓龙;王健
关键词: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异戊二烯的浓度变化及海-气通量研究
作者:王健;李建龙;吴英璀;单体兴;张洪海;杨桂朋
关键词:异戊二烯;分布;海-气通量;长江口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泰渔业合作前景探析
作者:缪苗;刘晃;宿墨;张成林;王健;徐琰斐
关键词:泰国;渔业;一带一路;走出去;水产品
-
分割式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晓龙;王健
关键词:分割式池塘;养殖系统;水体循环;环保
-
我国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上)
作者:王健;陈晓龙
关键词:
-
团头鲂池塘序批式养殖效果
作者:顾兆俊;刘兴国;徐皓;王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