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及玉米-大豆间作田的扩散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井菲 1 ; 韩海亮 1 ; 何康来 1 ; 白树雄 1 ; 张天涛 1 ; 王振营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玉米;大豆;间作;田间扩散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10-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致灾性害虫,对我国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田间调查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田间扩散规律。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2019年的36 m~2和2020年的64 m~2小区中存活率分别为43.4%和60.3%,为害株率分别为24.3%和21.1%,扩散半径分别为336.4 cm和611.3 cm。在扩散方向上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呈向四周随机扩散趋势,两年试验最远扩散距离均达到小区边缘。在玉米-大豆2∶2和2∶4间作田中玉米的总被害率、被害级别及草地贪夜蛾幼虫扩散半径与玉米单作田无显著差异,表明玉米-大豆2∶2和2∶4间作并不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田间迁移扩散起到阻碍作用。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大豆2∶2和2∶4间作田中玉米上的存活率分别为24.67%和23.67%,均显著低于玉米单作田中幼虫存活率,表明玉米-大豆间作可能会对其种群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草地贪夜蛾药剂防控效果初报. 韩海亮,包斐,赵福成,吕要斌,王桂跃. 2019

[2]草地贪夜蛾在不同类型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杨亚军,徐红星,胡阳,韩海亮,钱佳宁,吕仲贤. 2020

[3]4种杀虫剂对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室内外活性. 王国荣,李斌,黄福旦,李锋,姚晓明,鲁艳辉,吕仲贤,徐红星. 2019

[4]二十六种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鲁艳辉,田俊策,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杨太源,石兆云,吕仲贤. 2019

[5]绿色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杀虫活性比较测定. 陈利民,黄俊,吴全聪,吴倩倩,潘逸明,吕要斌. 2019

[6]几种常见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 姚晓明,颜贞龙,李建忠,曹婷婷,石春华,吕仲贤,徐红星. 2020

[7]室内测定6种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 鲁艳辉,田俊策,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杨太源,石兆云,吕仲贤. 2020

[8]人工饲料饲养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杨亚军,徐红星,胡阳,韩海亮,钱佳宁,殷琛,吕仲贤. 2020

[9]6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 董航顺,韩海亮,徐晓芳,贾华凑. 2020

[10]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距离与性比研究. 韩海亮,刘敏,董航顺,赵福成,吕要斌,章金明. 2024

[11]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 2013

[12]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在不同间作模式下的产量表现. 包斐,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卢德生,王桂跃. 2016

[13]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栽培产量产值分析. 包斐,赵福成,谭禾平,韩海亮,王桂跃. 2017

[14]旱地多熟制春玉米+棉花间作技术研究. 顾宏辉,朱金庆,陈润兴,徐玉华. 2001

[15]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16]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17]日本育成脱腹大豆新品种. 夏湛恩. 1998

[18]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袁凤杰,姜莹,董德坤,朱丹华,李百权,朱申龙,付旭军. 2011

[19]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20]磷肥配施石灰石粉对红壤上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傅庆林,孟赐福.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