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占军 1 ; 付志杰 2 ; 门龙楠 3 ;
作者机构: 1.绥化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黑龙江省绥化市职教中心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关键词: 玉米;深松;卡种;模式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1001-0254
年卷期: 2015 年 08 期
页码: 17-18
摘要: 玉米大垄双行松卡轮耕高产技术模式主要技术内涵是松卡轮耕、大垄双行、精准早播、精准施肥、防控螟虫、机械收获。核心是松卡轮耕,耕作与免耕相结合。"松"是指深松,通过深松解决土壤板结、增加耕层土壤蓄水能力;"卡"是指原垄卡种,不需要翻、松、耙、平和起垄等整地环节,相应减少了机车整地次数,节约了燃油,降低了机械作业费用,还能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利于保墒。
- 相关文献
[1]不同深松处理对东北盐碱土耕层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王俊河,任翠梅,刘玉涛,杨慧莹,徐莹莹,高盼,赵蕾,胡继芳. 2018
[2]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3]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4]深松垄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杨慧莹,周恩昊,连永利,宋秀丽. 2014
[5]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王晨,王宇先,徐婷. 2021
[6]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马军韬,肖佳雷,王俊河. 2009
[7]深松免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王俊河,马军韬. 2009
[8]深松与施氮对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明,来永才,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刘淼,李琬,齐华. 2013
[9]黑龙江早熟地区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状态的影响. 杨耿斌,刘兴焱,王立春,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毛彦芝. 2014
[1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葛选良,钱春荣,张锋,李梁,姜宇博,于洋,宫秀杰,郝玉波. 2022
[11]北部高纬高寒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吕晓丽. 2007
[12]玉米种植服务模式实践初报. 孔德崴. 2016
[13]北方一作区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模式要点. 马子竣,刘玲玲,汝甲荣,骆成刚,孙继英. 2019
[14]不同深松年限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谭可菲. 2018
[15]深松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星竹. 2020
[16]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 2024
[17]1GZL-350深松联合整地机结构及安装调试与维护. 王晨平,王海礁. 2022
[18]春玉米早春种植管理措施. 曹靖生. 2012
[19]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20]深松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王晨,徐婷,谭可菲,刘玉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香稻品种绥粳1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刘立超;门龙楠;孙中华;谢树鹏;魏中华;宗天鹏;董晓慧;符强
关键词:香稻;绥粳13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作者: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关键词:大豆;玉米;水稻;品种变化;品种来源
-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选育进展与今后对策
作者:刘晴;高世伟;刘宇强;常汇琳;马成;王婧泽;刘立超;门龙楠;董晓慧;王翠玲;戴常军;白瑞;谷英楠;张宏天;聂守军
关键词:水稻;遗传育种;黑龙江
-
优质早熟多抗水稻新品种绥粳2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作者:魏中华;谢树鹏;刘立超;门龙楠;孙中华;宗天鹏;董晓慧;李鹤鹏;史淑春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绥粳2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香型水稻新品种绥粳3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作者:魏中华;谢树鹏;刘立超;门龙楠;孙中华;宗天鹏;董晓慧;杨广益;符强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绥粳3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水稻干尖线虫病药剂防治试验
作者:刘立超;谢树鹏;魏中华;门龙楠;孙中华;宗天鹏;符强;董晓慧
关键词:水稻;干尖线虫病;药剂防治;浸种
-
黑龙江粳稻品质育种现状及对策
作者:刘立超;谢树鹏;门龙楠;魏中华;孙中华;宗天鹏;符强;董晓慧;王翠玲
关键词:粳稻;品质育种;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