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翠 1 ; 燕照玲 2 ; 施艳 1 ; 王振跃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禾顶囊壳小麦变种;鉴定;致病力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3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97-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全蚀病菌的变种类型,2011年从河南省郑州、许昌、开封、周口、漯河、商丘和驻马店等地采集小麦全蚀病株,并对其所属的变种类型进行了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经过分离、纯化,共得到74个菌株,根据形态及生理特性的测定结果,初步确定所有菌株均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采用小麦全蚀病菌4个变种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菌株DNA进行PCR扩增,所有菌株均获得大约870bp的条带,进一步确定所采菌株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温室测定74个菌株对小麦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全蚀病菌株以中强致病力为主,不同地区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小麦全蚀病菌的分离及变种类型鉴定. 全鑫,薛保国,杨丽荣,武超. 2014
[2]gdo基因RNAi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董振杰,麦艳娜,夏晴,马超,田修斌,李欢欢,刘文轩,宋玉立. 2019
[3]小麦全蚀病拮抗木霉ZBS6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孙虎,薛保国,杨丽荣,全鑫,组艳青. 2010
[4]小麦全蚀病菌拮抗菌株FY1的筛选和鉴定. 张帆,杨丽荣,薛保国,全鑫,吴坤. 2014
[5]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室内鉴定方法. 仇存璞,张海洋,常淑娴,魏利斌,苗红梅. 2014
[6]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石瑞杰,徐飞,宋玉立,李前进,刘露露,范志业,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冯超红,王俊美,周益林. 2023
[7]小麦诱导抗性基因TaWIR1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俊美,徐飞,宋玉立,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 2017
[8]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全蚀病生防菌YB-81的发酵条件. 全鑫,杨艳艳,杨丽荣,武超,薛保国. 2014
[9]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孙静. 2010
[10]小麦全蚀病拮抗枯草芽孢杆菌w-2-24的分离与鉴定. 鲁晓阳,王凯旋,杨丽荣,邹友龙,薛保国. 2011
[11]河南省无籽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徐小利,常高正,赵卫星,李晓慧,杨帆,张四普. 2010
[12]小麦全蚀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全鑫,薛保国,杨丽蓉,孙虎. 2009
[13]河南辣椒产业分析. 詹玉丝. 2008
[14]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文龙,冯长松,李绍钰,王二耀,王成章. 2013
[15]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若干思考. 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李莉. 2009
[16]国际化背景下加快河南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赵博,田云峰,闫文斌,侯梅生,王丽英. 2010
[17]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审定概述. 刘桂珍,马宗斌,霍晓妮,王振宇,李武,张金宝. 2014
[18]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利用现状慨况. 赵博,徐献军. 2013
[19]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李心宁,李立. 2017
[20]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作者:曹言勇;张立立;李慧敏;韩胜博;侯梦薇;段灿星;施艳;张新友
关键词:玉米;九州镰孢菌;生物信息学;分泌蛋白
-
河南省联合体试验小麦品种综合性状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会芳;燕照玲;刘海礁;段俊枝;陈海燕;郭燕;王楠;杨翠苹;齐红志
关键词:小麦;联合体试验;省统一试验;试验容量;品种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河南省
-
植物抗旱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杨翠苹;段俊枝;燕照玲;卓文飞
关键词:植物;抗旱;调节基因;功能基因;基因工程
-
有机鲜食玉米规范化种植及发展思考
作者:赵品;范磊;燕照玲;韩启忠;苏磊;李建林
关键词:有机作物;鲜食玉米;规范化种植;栽培技术;发展
-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段俊枝;杨翠苹;王楠;冯丽丽;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齐学礼
关键词:植物;WRKY转录因子;耐盐;基因工程
-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会芳;齐红志;孙岩;冯晓;杨翠苹;卓文飞;燕照玲;齐学礼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小麦新品种;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非生物胁迫下水稻产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俊枝;杨翠萍;王楠;齐学礼;冯丽丽;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李莹
关键词:水稻;非生物胁迫;基因工程;调节基因;功能基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