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5种脂肪酸含量的早代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雅坤 1 ; 宋晓昆 2 ; 关中波 2 ; 闫龙 2 ; 刘兵强 2 ; 邸锐 2 ; 胡景辉 2 ; 杨春燕 2 ; 张孟臣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河北省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辛集中学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河北省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辛集中学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河北省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辛集中学;

关键词: 大豆;脂肪酸;早代选育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7 年 S1 期

页码: 114-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分析大豆5种脂肪酸是否适合早代选育,将5种脂肪酸均有差异的2个亲本冀豆12和黑豆组合后代群体的86个家系进行脂肪酸测定。对后代群体F_2、F_4两代间的脂肪酸分布进行了比较,并分别通过F_2和F_4两代对5种脂肪酸进行了相关分析,以培育优良脂肪酸组分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外,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的F_4比F_2分布较集中,油酸和亚麻酸F_2的平均值高于F_4,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的F_2平均值低于F_4,但其差异都不大。5种脂肪酸之间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和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和软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而5种脂肪酸在F_2和F_4两代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均小于0.5,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本群体中不宜在早代进行直接选择。

  • 相关文献

[1]大豆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张颖君,高慧敏,蒋春志,胡梦芸,刘兵强,李辉. 2008

[2]大豆不同环境下脂肪酸组分含量的QTL分析. 雷雅坤,刘兵强,邸锐,闫龙,杨春燕,郝东旭,张孟臣. 2016

[3]超临界CO2萃取花生种仁油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王岩,王磊,董辉. 2018

[4]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李赵嘉,郑振宇,左永梅,孙宇,王文成,肖丹丹,胡爱双,邹拓. 2019

[5]新疆不同小米的硒 脂肪及氨基酸成分分析. 王峰,冯小磊,范光宇,宋国亮,史高雷,张晓磊,赵芳,王晓明,赵治海. 2018

[6]不同小米品种氨基酸与脂肪酸营养含量分析. 冯小磊,史高雷,张晓磊,王峰. 2020

[7]糙小米发芽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与脂肪酸的内在关系. 李朋亮,夏茂林,赵巍,张爱霞,刘松雁,丁玉琴,刘敬科. 2023

[8]高油酸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动态变化分析. 苏俏,杨永庆,李玉荣,程增书,宋亚辉,金欣欣,王瑾. 2023

[9]花生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微量、快速测定. 高慧敏,张颖君. 2010

[10]2种粳米蒸煮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内在关系分析. 杨晓忱,吴旭妍,李朋亮,刘敬科. 2023

[11]转Bt基因棉籽仁中脂肪酸的分析. 韩菊,王春芳,徐荣旗. 2000

[12]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胡彦,丁友芳,温春秀,谢晓亮,周巧梅,刘玉军. 2010

[13]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14]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5

[15]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位艳丽,董薇,张孟臣,蒋春志. 2011

[16]两个不同株系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细胞的超微病变比较研究. 李文龙,王月明,侯春燕,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08

[17]NaCl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商蕾,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10

[18]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研究. 刘翠,李喜焕,常文锁,张春锋,张彩英. 2012

[19]非变性PAGE在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中的应用. 马志民,蒋春志,杨春燕,马峙英,张孟臣. 2007

[20]河北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聚类分析. 段会军,张彩英,王省芬,杨春燕,褚素敏.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