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猪咬尾症发生的诱因及防治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红炳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猪咬尾症;发生诱因;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 家畜生态学报

ISSN: 1673-1182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6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猪咬尾现象频繁发生,损伤的猪尾部通常发生类肿胀、尾巴变短或者脱落,导致患病猪发育不良,猪群生长发育减缓,甚至死亡。当日粮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或者饲料配制不合理、生活环境单调、环境卫生条件差、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组群方式不合理、猪患有疥癣和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时,均可诱发猪咬尾症。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提供充足的营养、科学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定期驱虫、仔猪断尾等措施加以预防。探讨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全面提升生猪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朱开元,王国荣,沈朵朵,张艾理,王国灿. 2008

[2]常见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治分析. 赵晓枫,黄华荣,袁秀芳. 2017

[3]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杨梅生长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梁森苗,朱婷婷,张淑文,俞浙萍,郑锡良,任海英,戚行江. 2021

[4]浙江省菊花上发现南方菟丝子为害. 叶琪明,郭方其,吴超,丁晓瑜,方华平,徐杨. 2020

[5]母兔不孕症防治措施. 佟承刚. 2004

[6]植物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陈苗苗,陈列忠. 2022

[7]浙江省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王钫,王卫平,华楚衍,陈建文. 2004

[8]初产杜洛克母猪乏情的原因调查. 陈绍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