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煜财 1 ; 张伟 2 ; 张金花 2 ; 李洪来 2 ; 王广祥 2 ; 王义生 2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药剂;花生;蛴螬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16 年 05 期
页码: 76-78
摘要: [目的]为了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危害,选择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试验。[方法]通过药剂拌种或播种时撒施处理,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种药剂对蛴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幅度为63.8%~78.4%;保果效果明显,可达74.3%~84.3%。其中防治效果和保果效果较高的制剂有5种: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绿僵菌。[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绿僵菌可用于防治吉林省花生蛴螬,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较佳,对花生出苗、生长安全性好。
- 相关文献
[1]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筛选. 牛海龙,王义生,李伟堂,刘红欣,王佰众,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丽,何中国,李玉发. 2016
[2]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张强,张云月,朱晓敏,路杨,常雪,高悦,赫思聪,李茂海,田志来. 2024
[3]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果穗结实性的研究. 岳尧海,周旭东,王敏,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刘宏伟,李岩,张志军,刘文国. 2019
[4]九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张金花,刘晓梅,张强,姜兆远,李茂海. 2018
[5]防治大豆主要害虫药剂与方法筛选试验. 张伟,宋淑云,刘影,苏前富,李红,孟玲敏,晋齐鸣. 2011
[6]2017年兴安盟甜菜褐斑病防治试验结果分析. 孙丽,周存,杨继峰,王清发,韩成贵. 2019
[7]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姚凡云,多馨曲,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2017
[8]大灰象甲性信息素分离鉴定及方法研究. Li Jianwen,李建文,李晓,Li Xiao,Sun Wenxiu,孙文秀,Li Wei,李伟. 2018
[9]密度与氮、磷、钾用量对花生吉花1号产量的影响. 栾天浩,翟季,孙祎龙,王佰众,李玉发,刘洪欣,曲祥春,何中国. 2017
[10]吉林省花生适宜机械生产模式探讨. 苏江顺,程学良,李玉发,张君,杨君,彭浩,谭程友,阴闯,戚淑芬. 2019
[11]开花后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 曹铁华,梁烜赫,张磊,蒋春姬,赵洪祥,于海秋,曹敏建. 2011
[12]花生新品种吉花1号选育报告. 栾天浩,李玉发,刘洪欣,王佰众,赵德,何中国. 2010
[13]密植条件下高产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比较. 蒋春姬,梁烜赫,曹铁华,于海秋. 2010
[14]根癌农杆菌介导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高明,谭化,王云鹏,陈雪艳,刘艳芝. 2013
[15]吉林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徐晨,侯玉波,李玉发. 2012
[16]吉林省花生主要叶部病害识别与防治. 赵伟锋,刘玉芬,郭朋,张宇航. 2012
[17]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花生种子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邱萍,赵洪祥,殷春红,除秀杰. 2013
[18]等离子体不同剂量处理花生种子对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许东恒,石玉海,方向前,孟祥盟,谭国波,闫伟平,王立春. 2010
[19]花生吸水膨胀期耐低温性状QTL定位. 刘海龙,白冬梅,宁洽,郭建斌,徐志军,陈小姝,孙晓苹,姜慧芳,髙华援. 2019
[20]铜胁迫对花生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周娜娜,武耀廷,高华援,刘海龙,林伟,冯素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过表达甜菜BvcZR-3和BvHs1pro-1基因增强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
作者:苑瑞琨;仲晓芳;张金花;赵倩倩;杨静;牛陆;邢国杰;杨向东;张原宇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BvcZR-3;BvHs1pro-1;抗性
-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路明;王薪淇;张伟;郑淑波;刘文国
关键词: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创新路径
-
典型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朱岚清;饶德民;邢伟明;程彤;赵婧;赵娜;亓立强;张伟;孟凡钢
关键词: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群体光合;农艺特性;产量
-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义生;刘佳遥;黄淑敏;白雪;贾娇;牟忠生;苏前富
关键词:杂草防除;油莎豆;二甲戊灵;扑草净;丙炔氟草胺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发芽率;催熟
-
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田成丽;张金花;朱峰;韩日畴;李茂海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液双相培养;应用技术
-
基于改进YOLOv7的杂交大豆苗期胚轴颜色检测模型
作者:于春涛;李金阳;石文强;亓立强;关哲允;张伟;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胚轴颜色检测;YOLOv7网络;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