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体外药动模型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运敏 1 ; 刘永涛 2 ; 沈丹怡 1 ; 余少梅 1 ; 索纹纹 1 ; 艾晓辉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体外;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强力霉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1 年 41 卷 04 期

页码: 77-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保证强力霉素(doxycyline)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合理应用,通过建立强力霉素体外药动-药效同步(PK-PD)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强力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和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药效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0μg/mL和8.0μg/mL。在消除半衰期为38.61 h的模型内,2M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仅能抑制3 h,模型运行3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4、8和16M 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与药物浓度关系密切。当Cmax/M IC>3.96时,强力霉素能够对嗜水气单胞菌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

  • 相关文献

[1]在斑点叉尾(鱼回)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2]在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3]41种中草药对3种鲟源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杨移斌,曹海鹏,夏永涛,杨婷,赵蕾,胡鲲,杨先乐. 2013

[4]鲟源病原菌HD0824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杨移斌,刘洋,夏永涛,杨先乐,艾晓辉. 2017

[5]革胡子鲶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王玉娟,王秀华,曲宪成,朱岩松,黄倢. 2012

[6]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DB01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杨移斌,董靖,胥宁,刘永涛,杨秋红,艾晓辉. 2016

[7]嗜水气单胞菌对剑尾鱼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杜雄伟,常藕琴,王晓辉,石存斌,吴淑勤,于博. 2005

[8]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鲴)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丁俊仁,艾晓辉,汪开毓,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12

[9]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 刘艳萍,冷凯良,王清印,王志杰,孙伟红,王瑜,邢丽红. 2009

[10]表面活性效应下强力霉素伏安行为及其检测. 张旭志,刘文文,丁东生,郭萌萌,赵俊,曲克明. 2015

[11]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邓薇,李进平,艾晓辉. 2011

[12]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沈丹怡,丁运敏,艾晓辉,刘永涛,余少梅,索纹纹. 2011

[13]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内外释药特性. 沈丹怡,艾晓辉,刘永涛,丁运敏,余少梅,索纹纹. 2012

[14]3种渔用药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刘永涛,李乐,杨红,艾晓辉. 2017

[15]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诱导耐药表型及机理研究. 崔佳佳,王荻,卢彤岩,李绍戊. 2016

[16]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丁俊仁,艾晓辉,汪开毓,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12

[17]不同水温下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丁俊仁,汪开毓,艾晓辉,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09

[18]虹鳟鱼卵体外不同受精时间对受精率、发眼率的影响. 贾锺贺,姜作发,李永发,李建兴. 2003

[19]虹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授精的研究. 石连玉,尹洪滨,毛崇林,沈俊宝. 2004

[20]芽孢杆菌胞外产物对凡纳滨对虾蛋白酶活性影响的体外试验. 曹煜成,李卓佳,冯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