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扈光辉 1 ; 王天宇 2 ; 苏俊 1 ; 李春霞 1 ; 龚士琛 1 ; 宋锡章 1 ; 闫淑琴 1 ; 李国良 1 ; 王明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关键词: 玉米;耐冷性;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37-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不同耐冷玉米种质8份,按GriffingⅡ的设计组配,对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2粒宽、容重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方差极显著。HR6×2001-F32、FR1454×2001-F32、Mo17×FR1454、HR6×HR295组合具有较高产量;依据产量SCA的效应值聚类,发现耐冷自交系分属不同类群,因此通过有效的改良方法可以提高玉米种质的耐冷性。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刘宝民,刘长华,褚力嘉,段亚娟. 2022

[2]52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马雪娜,于滔,张建国,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 2025

[3]玉米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 毛俊莹,杨光,陶猛,李桂伟,张鹍,赵文博,张静华. 2024

[4]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邵勇,南元涛,景玉良,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 2018

[5]EP17×sx709改良系的分析与评价.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南元涛. 2019

[6]生育期冷水灌溉对寒地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世臣,洛育,刘化龙,邹德堂,张凤鸣. 2007

[7]低温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曹士亮,王成波,于滔,李波,赵韦. 2016

[8]红三叶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王建丽,申忠宝,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钟鹏,邸桂俐,高超,李佶恺. 2013

[9]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phureja与普通栽培种的四倍体杂种品质性状育种价值的研究. 盛万民,王凤义,牛志敏,曹淑敏,张丽娟,石瑛,田兴亚,陈伊里,吕文河. 2001

[10]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茄子配合力分析中的应用. 林密,卢淑雯,牛柏忠. 2000

[11]黑龙江省西部高感大斑病玉米种质回交改良及配合力研究. 迟莉. 2014

[12]精量穴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玉涛,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 2017

[13]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褚力嘉,曹士亮,靳羽晗,李帅,刘宝民,于滔,刘长华. 2020

[14]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2022

[15]30个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研究. 李帅,刘长华,曹士亮,褚力嘉,仲昭暄,刘宝民,于滔. 2019

[16]不同性状对玉米种质优势类群划分结果的影响. 史桂荣. 2001

[17]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2025

[18]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 于滔,张建国,曹靖生,马雪娜,何长安,曹士亮,李树军,蔡泉,李昕,李思楠,杨耿斌,李文跃. 2024

[19]基于隶属函数法分析80份玉米自交系萌芽期的抗旱性. 高源,王霞,高树仁,翟弘杨,吴思雨,孙鹏,张雪莲,刘海英. 2024

[20]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