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BnDMC1.A01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鲁丹丹 1 ; 李保全 1 ; 安素妨 1 ; 徐文 1 ; 侯锦娜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设计中心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DMC1;基因分离;单倍型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45-7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材料,但其减数分裂过程中经常出现异常,导致基因组遗传不稳定和花粉育性下降。DNA meiotic recombinase 1 (DMC1)是植物中控制减数分裂的重要基因,为了解油菜DMC1同源基因的序列及表达变异,本研究利用拟南芥和芸薹属作物DMC1同源基因的外显子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分离了常规和合成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A01染色体上的DMC1全长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BnDMC1. A01编码的蛋白具有植物中已报道的DMC1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分离了19个不同品系中BnDMC1. A01的基因序列,共划分为6种单倍型,发现第二外显子内存在两个导致氨基酸残基变异的SNP位点,该SNP位点在3种类型的油菜中均有分布。基因表达量分析发现,BnDMC1. A01在合成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量较常规油菜高,这些变异是否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异常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相关文献

[1]普通小麦Glu-3位点基因单元型的分离和序列分析. 董雪,王增,刘梦,杨燕,韩冰,李淑芬,赵献林. 2017

[2]白菜同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期联会复合体蛋白ZYP1的细胞学分析. 韦珍珍,毋瑞华,魏小春,杨妍,田保明,位芳,师恭曜,曹刚强,张晓伟. 2017

[3]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 L.)与野生种Arachis macedoi杂种F_1细胞遗传分析. 付留洋,李丽娜,李文静,杜培,刘华. 2016

[4]西瓜雄性不育类型的遗传学鉴定与胚胎学观察. 高宁宁,李晓慧,康利允,王琰,常高正,梁慎,李海伦,王慧颖,赵卫星. 2024

[5]双油8号不同结实部位种子品质差异. 朱家成,张书芬,曹金华,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赵磊. 2013

[6]甘蓝型油菜F<,2:3>家系重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4

[7]甘蓝型油菜杂种后代芥酸含量及含油量的表现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张书芬,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傅廷栋. 2005

[8]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种配合力的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田保明,张书芬,王建平,文雁成,朱家成,刘建明,任乐建. 2002

[9]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分析.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赵磊,何俊平. 2013

[10]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 宋放,王谧,宋淑琦,陈杰. 2016

[11]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6

[12]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 2009

[13]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14]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 张书芬,宋文光,田保明,任乐见,李好海. 1995

[15]甘蓝型单、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的抗逆性研究. 张书芬,傅廷栋,宋文光. 1993

[16]基于RNA-seq技术的甘蓝型油菜新转录本的鉴定. 徐文,安素妨,王艳,贾琳琳,鲁丹丹,张莹莹,刘建丰,李保全. 2018

[17]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应用及展望.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王东国,隋天显. 2018

[18]MITE转座子在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 安素妨,李保全,鲁丹丹,李高原,侯锦娜. 2019

[19]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20]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 文雁成,张书芬,何俊平,蔡东芳,朱家成,王建平,曹金华,胡坤,赵磊,王东国.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