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蠕虫和营养对中国北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瑞 1 ; 郑润宽 1 ; 孙澄 1 ; 李文光 1 ; 汪作民 2 ; 孙国芳 2 ; 杨广 2 ; 石建华 2 ; 李恒荣 3 ; 朱传仁 3 ; 李树果 3 ; 戴永清 3 ; Norman Anderson 4 ; David Petch 4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畜牧科学院

2.赤峰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3.赤峰市敖汉种羊场

4.澳大利亚科工委墨尔本畜牧所

关键词: 蠕虫感染;营养;育成母羊;成年母羊;生产性能

期刊名称: 内蒙古畜牧科学

ISSN: 1672-5190

年卷期: 1992 年 03 期

页码: 49-64

摘要: 本研究以试验羊只的生产性能(体重、产毛量和产羔)为依据,分析了蠕虫感染和营养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产生危害的程度.评价了蠕虫感染和营养二个因素的独立作用以及二者的相关作用.试验表明,无论是单纯应用驱虫处理或同时改善饲养的育成母羊(Weaner),体重增长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试验期内所有羊只平均增重量为依据,三年里通过对429只育成母羊的试验比较,场常规饲养群处理组羊只的体重比对照组多增重3.704kg;改善饲养群处理组羊只的体重比对照组多增重2.444kg.通过对497只成年母羊(Ewe)的试验比较,发现母羊的体重增长(或少损失体重)不明显,场常规群内处理组羊只体重三年的增长数分别是-0.644、1.879和0.215kg;改善饲养群处理组羊只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重1.229(1989/1991)和0.611(1990/1991)kg. 分阶段体重增长分析表明,育成母羊常规饲养群体重增长期(放牧季节)各组平均增长量分别为39.139(对照组),75.923(常规组)和59.156g/天(胶囊组);改善饲养群(第二年)同期两试验组的日增长量比对照组增加16.427(常规组)和9.58g/天(胶囊组).育成母羊各处理组羊只在体重下降期(补饲期间),仍然获得了明显的体重增加或减少体重下降的效果.在成年母羊群,驱虫组羊只的体重增长主要表现在冬季母羊怀孕后,比对照组成倍提高. 不同试验组群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试验羊只生产性能的发挥,进而影响着蠕虫与营养的作用. 在不同的生长期内,蠕虫感染和营养对育成母羊体重的增长有不同的独立作用和协同(拮抗)作用,而且,以上作用还随不同的草场和补饲情况而发生转变.在秋季和补饲开始以前的放牧季节里,如降雨充分,草场条件好,则营养对体重的增长有非常显著的作用(P<0.001),相反,草场条件差时,则蠕虫感染成为影响羊只体重增长的主要因素(P<0.05).进入冬季(枯草期),营养、蠕虫及其相关作用明显地对羊只体重的增长产生作用(P<0.05),而在春季和初夏,则以蠕虫感染及蠕虫和营养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这时正是寄生线虫“春潮”的发生之际. 与育成母羊相比较,成年母羊的体重增长不明显,且受其生理现象(如怀羔、剪毛)的严重影响,但分析其体重与营养和蠕虫作用的关系时发现,在放牧季节里,营养对体重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蠕虫和营养的相关作用造成羊只春季和初夏体重的明显变化. 营养与蠕虫感染对试验羊只的产毛量也有明显的作用.无论是常规饲养群还是改善饲养群,除第一年成年母羊,各处理组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的羊毛产量都高于对照组,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饲养群的试验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平均比对照组多产毛0.462和0.146kg,改善饲养群的育成母羊多产毛0.57kg,成年母羊多产毛0.502kg.分析结果表明,在育成母羊群,营养对羊毛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第二年,P=0.007;第三年,P=0.026),蠕虫感染对产毛量的影响不显著(第二年,P=0.727;第三年,P=0.382),营养和蠕虫感染对产毛量的相关作用也不显著(第二年,P=0.811;第三年,P=0.598).对成年母羊,以上作用都不显著(营养,P=0.522,蠕虫,P=0.847,营养和蠕虫,P=0.418). 通过对试验三年里母羊的产羔率、双羔率、初生重、断乳重和成活率五项指标的对比,证明,在常规饲养群里,除场常规驱虫组产羔的平均初生重略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改善饲养群内,除常规处理组的双羔率,初生重和胶囊组的初生重与成活率几项指标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显示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同一营养水平不同光照对舍饲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牛一兵,贾志海,郭宝林,孔祥浩,卢德勋. 2004

[2]嘎达苏良种细毛羊母羊营养需要量及冬春季补饲标准的验证. 冯宗慈,奥德,杜敏,范国臻,王忠贵,邹道训,张殿荣,赵国福,包向东. 1997

[3]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BPurser,DWPeter,JLindsay. 1997

[4]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 B Purser,D W Peter,J Lindsay. 2010

[5]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B.Purser,D.W.Peter,J.Lindsay. 1992

[6]放牧条件下鄂尔多斯细毛羊成年母羊四季牧草采食量测定. 谷英,桑丹,孙海洲,张春华,金鹿,珊丹,斯登丹巴,浪腾,徐忠林. 2018

[7]有机微量元素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上). 邵凯,杨文华. 1999

[8]干谷草营养成分及对肉羊营养价值评价研究. 吴宝华,薛淑媛. 2015

[9]外源酶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应用研究进展. 呼和,朝鲁,孟根其其格. 2003

[10]绒山羊生绒机理及其营养研究进展. 甄玉国,卢德勋,马宁. 2000

[11]营养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上). 高民,赵志恭,卢德勋,刘建新. 2001

[12]单胃动物与禽类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手段的局限. 程茂基,胡明,王菊花. 2000

[13]瘤胃纤毛虫在反刍动物营养和代谢中作用的研究概述. 高民. 1997

[14]羊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对大白鼠和幼犬营养作用的试验研究. 郑润宽,李霞,付改玲,高永刚,马亚囡. 2014

[15]瘤胃纤毛虫在反刍动物营养和代谢中作用的研究概述. 高民. 1992

[16]影响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管理和营养因素. 孙亚红,李俊霞,胥福勋,牛俊义,呼格吉勒图,张立新,张瑞,串智惠. 2020

[17]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植物营养价值研究. 刘敏,杨东,江华,王君,张娟. 2020

[18]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王潇,杜瑞平. 2009

[19]反刍动物的脂肪营养作用及其调控——21世纪保健功能畜产品生产的新途径. 王洪荣. 2003

[20]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