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砂姜黑土区优质强筋抗逆稳产小麦品种引进及评价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春强 1 ; 曹燕燕 1 ; 罗鹏 2 ; 葛昌斌 1 ; 黄杰 1 ; 黄全民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砂姜黑土;强筋;小麦;引进;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33-35

摘要: 通过对9个小麦品种3年的观察鉴定结果,进行高稳系数、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变异系数、相关及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25**),年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5.85*),品种×年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6.88**)。产量三要素中以千粒重最为稳定,其变异系数最小(4.22),穗数次之(7.15),穗粒数最大(15.07);相关性分析表明,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y2=0.6942*),呈显著相关,穗数次之(ry1=0.4299),千粒重与产量相关程度最小(ry3=0.4041);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注重穗粒数增加的同时,兼顾大粒型品系的选择。3年试验结果,新麦26产量居第1位,年度间较稳定,可在漯河市砂姜黑土区大面积示范推广;衡观35穗粒数多,郑麦7698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千粒重高;周麦18群体大,后期灌浆快,成穗率高。

  • 相关文献

[1]环境变异及施肥措施对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晁岳恩,赵石磊,徐福新,刘加平,杨攀. 2014

[2]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磁性复合肥增产效应研究. 孙克刚,李自刚,张子武,黄绍敏,王英,皇甫湘荣,郭忠义,孙克振. 2001

[3]小麦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李素娟,刘爱芝,韩松,马新丽,丁征宇,刘双季. 2006

[4]小麦粉粉质测定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 刘媛媛,王瑞芳. 2004

[5]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品质评价.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林作楫,杨攀,何宁,徐福新,何盛莲,李巍. 2012

[6]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2016

[7]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太魁,马政华,寇长林,张香凝,吕金岭,郭战玲,王洪斌. 2017

[8]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张香凝. 2021

[9]基于显微CT研究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影响. 蔡太义,张佳宝,张丛志,黄会娟,白玉红,赵占辉,李太魁. 2017

[10]砂姜黑土区不同品种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余辉,袁新丽,杨超. 2020

[11]不同施肥方式下砂姜黑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氨挥发特征及排放系数. 吕金岭,王小非,李太魁,寇长林. 2020

[12]两种方法测定砂姜黑土玉米季农田氨挥发. 吕金岭,王小非,寇长林. 2020

[13]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4]施氮量对砂姜黑土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梅雷,杨先明. 2013

[15]论砂姜黑土的磷肥效应与优化施用技术. 何静安. 1988

[16]施用石灰与生物炭对酸性土壤花生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李亮,程培军,余辉,刘娟. 2023

[17]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18]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刘高远,和爱玲,杜君,吕金岭,聂胜委,潘秀燕,许纪东,李珏,杨占平. 2023

[19]黄淮砂姜黑土区强筯小麦品质现状及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常莹莹,王永华,王永霞,马冬云,段剑钊. 2018

[20]聚脲甲醛缓释肥减量深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氮肥吸收率的影响. 吕金岭,尤克,何斌,寇长林,李太魁.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