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松辽平原春玉米高产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翠兰 1 ; 张晋京 1 ; 高强 1 ; 王青贺 1 ; 冯国忠 1 ; 刘淑霞 1 ; 王立春 2 ; 赵兰坡 1 ;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胡敏酸;固态13C核磁共振;高产春玉米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3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159-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梨树县的春玉米高产示范田为对象,应用化学分析和固态13 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和组成特征,并与邻近的农民常规生产田(对照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生产的对照田相比,高产农田土壤中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均较高;<1mm各粒级干团聚体以及<2mm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通常也较高;高产农田土壤胡敏酸(HA)通常含有较低比例的烷基碳和烷氧碳以及较高比例的芳香碳和羰基碳,其腐殖化程度和脂族化程度较低而疏水化程度较高。上述结果说明,高产培育措施在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品质。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固态~(13)C核磁共振研究. 张晋京,窦森,朱平,高洪军,宋祥云. 2009

[2]我国北方40个高产春玉米品种的磷素利用特性. 王晓慧,曹玉军,魏雯雯,刘双利,吕艳杰,刘春光,王永军,王立春. 2015

[3]长期石油污染土壤中胡敏酸的结构表征:热分析和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 李翠兰,王帅,张晋京,高强,王立春. 2013

[4]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孟安华,张振都,吴景贵. 2016

[5]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于锐,王其存,朱平,刘强,王恒,孙崇玉. 2013

[6]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棕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李天娇,张乃于,申文艳,宋天昊,刘红芳,刘晓燕,张秀芝,彭畅,杨劲峰,张淑香. 2024

[7]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8]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任军,郭金瑞,边秀芝,闫孝贡,刘钊剑,吴景贵. 2009

[9]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魏宇轩,蔡红光,张秀芝,张晋京,任军,王立春. 2018

[10]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覆膜后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程娜,李双异,安婷婷,彭畅,朱平,葛壮,刘旭,张维俊,郭昆,汪景宽. 2020

[11]土壤孔隙结构与土壤微环境和有机碳周转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维俊,李双异,徐英德,刘旭,安婷婷,朱平,彭畅,汪景宽. 2019

[12]水稻种植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改良培肥效果. 苑佰飞,马玉涛,包岩,张晋京,孙强,王立春. 2019

[13]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黄山,刘武仁,殷明,彭现宪,张卫建. 2009

[14]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基于多级团聚体结构的物理和化学保护作用. 刘思佳,关松,张晋京,任军,蔡红光,安娜,宋欣蔚. 2019

[15]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中植物和微生物残留组分的影响. 霍海南,李杰,张效琛,朱平,王立春,石元亮,何红波,张旭东. 2020

[16]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和固碳效率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王立春. 2020

[17]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2015

[18]长期施肥对东北中部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吴瑞娟,王迎春,朱平,贺美,黄诚诚,王立刚,张凤路. 2018

[19]黑土与潮土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孙悦,任科宇,邹洪琴,高洪军,张水清,李德近,李冰洁,廖楚芊,段英华,徐明岗.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