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010年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波 1 ; 白海文 2 ; 姜作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种群结构;2010年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1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35-39

摘要: 2010年10月4日~21日,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洄游繁殖群体渔业资源及其种群结构变动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统计标本9160尾。初步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的日洄游数量受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出现2次洄游高峰期,平均日单船捕捞量为64尾。体长为55~65cm的个体占群体中的74%,其中体长为55~60cm的雌(36.82%)、雄(36.58%)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接近,在体长小于55cm的群体中,雄性(27.17%)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雌性(12.75%),体长大于60cm的群体中,雌性(48.61%)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34.25%)。体质量为2 000~3 000g的个体占群体中的57%,体质量大于2 500g的群体中,雌性(61.73%)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46.06%)。雌、雄性比为1.09:1,其中体重大于2 500g的雌性在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36.06%,其次为小于2 500g的雄性,占28.8%。对比历史数据表明,该渔业产量为近15年的最高值,总体资源量呈增多趋势,群体中个体趋于小型化,雌性个体在群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水系(中国)秋大麻哈鱼回归群体变动分析. 唐富江,刘伟,徐凤龙,马波,霍堂斌,姜作发. 2010

[2]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的溯河生殖群体结构. 董崇智,赵春刚,王金,朱翥. 1999

[3]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婚姻色差异的生态指征意义. 唐富江,王继隆,刘伟. 2012

[4]2004年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生殖群体结构研究. 赵春刚,潘伟志,陈军,王金,曹广斌. 2005

[5]乌苏里江秋大麻哈鱼生殖洄游群体结构特征与分析. 王继隆,唐富江,朱翥,潘志强,刘伟. 2011

[6]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鱼卵鉴定. 唐富江,王继隆,那荣滨,刘伟,鲁翠云. 2020

[7]不同流域细鳞鱼染色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徐革锋,牟振波,薛淑群,张玉勇,李永发,杜佳,陈玉春. 2009

[8]微卫星DNA标记对乌苏里江哲罗鱼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梁利群,常玉梅,董崇智,孙效文. 2004

[9]乌苏里江饶河段鱼类的早期资源及其产卵场位置推测. 刘嘉成,王继隆,李培伦,鲁翠云,张辉. 2024

[10]乌苏里江2种细鳞鲑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马波,姜作发. 2007

[11]乌苏里江虎头至饶河江段水化学现状及其评价. 刘永,战培荣,卢玲,赵彩霞,徐向阳,李恩君. 2001

[12]乌苏里江黑斑狗鱼种群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赵春刚,董崇智. 2001

[13]乌苏里江几种水产品中10种金属元素的ICP-MS对比分析. 王海涛,战培荣. 2010

[14]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尹洪滨,孙中武,潘伟志,于波. 2005

[15]大麻哈鱼胚胎耳石的茜素红标记及其效果评价. 王臣,刘伟,王继隆,战培荣. 2014

[16]大麻哈鱼繁殖特征及呼玛河原始产卵场生境功能验证.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崔康成,高文燕. 2019

[17]大麻哈鱼不同月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李培伦,刘伟,姜黎明,王继隆,唐富江,崔康成,高文燕. 2019

[18]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19]绥芬河大麻哈鱼个体生物学研究. 王继隆,刘伟,王维坤,李培伦,杨文波. 2020

[20]大麻哈鱼生长前期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学观察. 李培伦,王继隆,鲁万桥,唐富江,刘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