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池塘鱼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大庆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池塘鱼产量;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1991 年 11 卷 01 期

页码: 32-3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池塘食用鱼养殖产量的可控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挑选出与鱼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几个因子,建立了池塘食用鱼养殖产量预测模型。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 MA Ai-Jun,马爱军,HUANG Zhi-Hui. 2012

[2]清水中微孔曝气充氧系统的氧转移预测模型.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余德光. 2014

[3]冷藏鲤鱼鲜度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GUO Quan-you,郭全友. 2014

[4]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构建. 程香菊,具家琪,胡佳纯,谢骏,余德光. 2019

[5]基于灰色系统的秘鲁鳀资源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段丁毓,陈芃,陈新军,秦传新. 2018

[6]微生物预测模型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迟海,李学英,杨宪时. 2013

[7]量化栅栏技术和创建生长/非生长界面模型对食品保藏的意义. 别春彦,杨宪时. 2006

[8]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金鲳鱼质量预测研究. 单佳楠,郑晓伟. 2023

[9]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池塘养殖环境环丙沙星暴露水平预测模型的构建. 高玉晓,陈曦,马志远,方龙香,裘丽萍,孟顺龙,宋超. 2025

[10]魁蚶两个不同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吴彪,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邱梅,辛梅,李靖. 2010

[11]渤海海峡及周边地应力分布规律与应力积累研究. 郑红霞,张训华,赵铁虎,高小惠,齐君. 2017

[12]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边力,刘刚,张庆文,刘琨,陈四清,李凤辉,孟乾,刘长琳,葛建龙. 2018

[13]七种养殖特色淡水鱼脏器系数的测定和比较. 崔舒云,于润林,王卓群,张欣,韩刚,穆迎春,宋怿,程波. 2021

[14]尼罗罗非鱼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董在杰,梁政远,明俊超,徐跑,张守领,何杰,张平,谢庄. 2010

[15]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模型研究. 刘飞,林焰,李纳,杨蕖,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6]川陕哲罗鲑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效果分析. 马凯,佟广香,赵成,张庆渔,尹家胜,张永泉. 2022

[17]N和P对东海中北部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袁骐,王云龙,沈新强. 2005

[18]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单变量回归分析. 杨蕖,林焰,刘飞,李纳,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9]野生黑蝶贝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严俊贤,刘宝锁,李有宁,陈明强,吴开畅,叶乐. 2015

[20]GIS支持下考洲洋养殖水域浮游植物数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研究. 蔡文贵,李纯厚,林钦,贾晓平,杨美兰,张汉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