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COD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磊 1 ; 王云龙 1 ; 蒋玫 1 ; 袁骐 1 ; 沈新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口;COD;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富营养化贡献

期刊名称: 海洋通报

ISSN: 1001-6392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329-3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长江口海域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海水中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COD对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了化学耗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春夏季表层、春夏季底层之间COD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春季表层与底层、夏季表层与底层之间COD则无显著差异,春季表、底层COD的平均浓度、最高浓度均小于夏季,平面分布呈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季研究海域COD污染高于春季;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39.69%~63.58%,平均贡献为(46.53±4.49)%,贡献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陆地径流输入以及陆源排放是COD的主要来源;COD与环境因子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COD时空分布主要受制于长江冲淡水,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主要受营养盐影响,与海底沉积物再悬浮也有一定的联系。

  • 相关文献

[1]渤海中部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分析. 张艳,李秋芬,赵俊,崔正国,周明莹,朱建新,丁东生,过锋,刘传霞,曲克明. 2016

[2]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张涛,晁敏,朱江兴,王云龙. 2008

[3]2015年秋季长江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珊珊,线薇微,梁翠. 2018

[4]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烃污染特征. 李磊,蒋玫,王云龙,袁骐,徐国栋,沈新强. 2014

[5]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中石油烃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李磊,蒋玫,沈新强,王云龙. 2014

[6]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 郭富,王保栋,辛明,张文全,厉丞烜,谢琳萍,孙霞. 2017

[7]长江流域颗粒态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饶恩铭,任景玲,辛成林,张国玲. 2019

[8]2012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王文涛,曹西华,袁涌铨,宋秀贤,俞志明. 2016

[9]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V、Cr、Co、Ni的形态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柏育材,张海燕,郑亮,纪炜炜,阮雯,徐亚岩. 2023

[10]Preparation of a Sulfate-based Complex Coagulant from Boiler Sla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Li, Jinping,Gan, Jinhua. 2011

[11]阳澄湖养殖水体COD降解动力学研究. 宋学宏,邴旭文,孙丽萍,郭培红,顾海东,杨彩根. 2010

[12]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的研究. 李纯厚,黄洪辉,林钦,蔡文贵,甘居利. 2004

[13]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吴伟,余晓丽,李咏梅. 2001

[14]底部微孔增氧管布设距离和增氧时间对刺参养殖池塘溶氧的影响. 李彬,王印庚,廖梅杰,杜佗,范瑞用. 2017

[15]化工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 1993

[16]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7]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 陈亚瞿,金镠,谈泽炜. 2002

[18]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19]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20]“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