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复垦方式对铝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瑞娟 1 ; 李华 2 ; 王爱英 2 ; 张强 3 ; 郜春花 3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

2.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铝矿废弃地;复垦;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10 期

页码: 2012-20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微生物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预警及敏感指标之一,对土壤质量变化有重要指示作用,直接体现土壤的生态功能。以山西省孝义铝矿废弃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施肥及前茬双因素随机组合,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分析了不同复垦方式对铝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0.05),其中以有机+无机肥为最佳施肥模式,与对照相比,在前茬种植大豆、箭舌豌豆、毛苕子,前茬玉米秸秆还田和前茬玉米整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分别提高了5.70、8.03、31.27、15.65、5.22 nmol·g-1;(2)3种前茬作物(大豆、箭舌豌豆、毛苕子)中,毛苕子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前茬玉米秸秆还田较前茬玉米整秸秆覆盖更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0.05),在施加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无机肥和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分别提高了8.39、12.06、5.18、1.63 nmol·g-1;(3)本试验最佳复垦模式为前茬种植毛苕子,同时施加有机+无机肥,土壤微生物总量最高(31.58 nmol·g-1)。上述结果表明,在铝矿废弃地的复垦过程中,前茬处理配合施肥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相关文献

[1]种植转Bt基因棉花不同年限土壤PLFA指纹特征与差异. 李永山,范巧兰,刘凯,陈耕,张冬梅,贾峥嵘,柴永峰,席凯鹏,张建诚. 2015

[2]利用PLFA方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李永山,范巧兰,陈耕,柴永峰,张冬梅,李燕娥. 2009

[3]微生物肥料对铝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原芩,孙崇凤,李华,张强,郜春花. 2013

[4]不同管理措施对铝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原芩,梅娟,李华,张强,郜春花,张秋华. 2012

[5]基于WebGIS的山西省矿区复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郭彩霞,张强,张建杰,郜春花,靳东升. 2010

[6]农业措施对复垦土壤有机质和生产力的影响. 张变华,靳东升. 2014

[7]矿区复垦土地土壤肥力研究——以孝义矿区为例. 薛燕琴,冯婉君. 2013

[8]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畅功民,李建华,张强. 2011

[9]平朔矿林地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为害调查. 王文英,贺振伟,赵峰,郭春燕,岳建英,李晋川,曹天文. 2010

[10]采煤沉陷区复垦前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变化特征分析. 王立革,焦晓燕,董二伟,郜春花,苗伟,田锋. 2011

[11]长期施肥对黄棕壤性水稻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裴雪霞,周卫,梁国庆,孙静文,王秀斌,艾超,李双来. 2010

[12]不同耕作方式对石灰性褐土磷脂脂肪酸及酶活性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2014

[13]土壤微生物群落表征中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研究进展. 张瑞娟,李华,林勤保,张强,郜春花. 2011

[14]三氯卡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丽珍,牛伟,戎宏立. 2009

[15]土壤和叶际微生物对啶虫脒的降解作用. 庾琴,周育,乔雄梧,秦曙,王静,朱九生. 2008

[16]高粱生长及其土壤环境对不同培肥措施的响应. 董二伟,王成,丁玉川,王劲松,武爱莲,王立革,焦晓燕. 2017

[17]山西临汾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张红娟,陈丽,赵芳,王睿,谢咸升. 2018

[18]晋西北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碳氮、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刘爽,王雅,刘兵兵,刘海龙,刘勇. 2019

[19]醋糟、粉煤灰对高粱苗期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生长的影响. 范娜,白文斌,彭之东,李光,王慧贤. 2018

[20]糜子对铁矿复垦生土施肥的生物学响应. 王慧,李永山,董鹏,孙泰森.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