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人工草地碳储量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福平 1 ; 时永杰 1 ; 胡宇 1 ; 陈子萱 2 ; 路远 1 ; 张小甫 1 ; 李润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草地;碳储量;土壤;有机碳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12 期

页码: 10-1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为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草地碳储量的研究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我国人工草地在生物量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包括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呼吸等,为揭示人工草地固碳机制及准确评估人工草地碳源/汇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杨思存,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温美娟. 2019

[2]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7

[3]长期施用绿肥对灌漠土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贾宇,车宗贤,包兴国,吴科生. 2020

[4]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曾骏,郭天文,包兴国,王卓,孙建好. 2008

[5]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土高原黑垆土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的关系.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8

[6]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郭全恩,南丽丽,李保国,曹诗瑜. 2018

[7]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刘晓伟,郭天文,谭雪莲,董博,曾骏. 2023

[8]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 2024

[9]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小麦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刘晓伟,曾骏,郭天文. 2024

[10]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Sukhadev S.Malhi. 2003

[11]长期施肥下黑垆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碳库组分差异. 樊廷录,王淑英,周广业,丁宁平. 2013

[12]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董博. 2023

[13]旱地长期覆盖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无机碳的变化规律. 李萌,李彦,杨那,马子宗,王红丽,岳善超,翟丙年,王朝辉,李紫燕. 2023

[14]甘肃部分特色农产品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 李瑞琴. 2005

[15]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2

[16]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马彦. 2016

[17]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 2019

[18]陇东旱地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模式的水分与养分效应. 尹晓宁,董铁,孙文泰,牛军强,刘兴禄,马明. 2021

[19]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20]98%棉隆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梁宏杰,吕和平,高彦萍,吴雁斌,王敏,赵康,张武.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