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子萱 1 ; 胡宇 2 ; 田福平 2 ; 刘新星 1 ; 李忠旺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关键词: 全叶苦苣菜;无菌苗;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1 年 52 卷 001 期
页码: 9-15
摘要: 以全叶苦苣菜种子和植株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的灭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结果表明,全叶苦苣菜的种子和茎段经过灭菌,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可获得无菌苗.用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材料为无菌苗下胚轴,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BA+1.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ZT 2.0 mg/L+IAA 0.5 mg/L,分化出的不定芽在培养基1/2MS+IAA 0.2 mg/L上生根效果较好,可以获得健壮再生植株.试管苗移栽到温室,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移栽后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和野生植株基本一致.
- 相关文献
[1]当归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蔡子平,王国祥,王宏霞. 2014
[2]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夜影再生体系的建立. 黄锐. 2016
[3]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0号再生体系的建立. 贾小霞,国宏,齐恩芳,李高锋,李建武,胡新元. 2013
[4]全粉加工兼早熟菜用马铃薯品种LK99再生体系的建立. 胡霞. 2015
[5]薄皮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孔维萍,程鸿. 2012
[6]兰州百合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崔兴林,秦新惠,刘芬,伊万伟. 2014
[7]花椰菜再生体系的优化. 朱惠霞,胡立敏,陶兴林. 2011
[8]两个花椰菜品种再生体系的研究. 朱惠霞,胡立敏,陶兴林. 2010
[9]豌豆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文倩,马绍英,李胜,苏利荣,杨晓明. 2017
[10]培养基对当归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影响研究. 王宏霞,王国祥,蔡子平. 2015
[11]外源激素对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李金娟,陶自为,陶海霞,李婷. 2017
[12]不同培养基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张茹,魏兵强,陈灵芝,王兰兰. 2015
[13]胡麻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赵玮,党占海,张建平,赵利,王利民,党照. 2010
[14]半夏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赵玮,谢志军. 2011
[15]硝酸银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张廷红,杨随庄. 2008
[16]CoCl_2和AGP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王炜,杨随庄. 2010
[17]党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杨随庄,张天虎,胡钺,杨晓燕. 1996
[18]豌豆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丽娟,陆建英,王昶,闵庚梅,杨晓明. 2016
[19]利用正交试验筛选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孔维萍. 2010
[20]苏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赵玮,党占海,张建平,赵利,王利民,党照.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糜子种质资源淀粉含量与Waxy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作者:王红梅;董孔军;何继红;白斌;刘天鹏;任瑞玉;刘新星
关键词:糜子;直链淀粉含量;WAXY基因;基因分型;等位变异
-
96份谷子种质资源淀粉多样性及优异资源鉴选利用
作者:王红梅;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张磊;陈玉梁;刘新星;李忠旺;任瑞玉
关键词:谷子;种质资源;双波长比色法;淀粉含量;直/支比
-
人参果主要病毒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裴怀弟;宿兵兵;李玉斌;李淑洁;王立光;李琦;刘新星
关键词:人参果;病毒;ELISA检测;RT-PCR检测
-
34份地方食用黄花菜品质分析
作者:刘新星;欧巧明;李忠旺;郑选宁;颉敏昌;张新锋;胡生海
关键词:隶属函数;营养品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
-
植物染色体加倍的表型和遗传学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洁;裴怀弟;刘新星;陈军;江晶;张朝巍
关键词:多倍体;染色体加倍;表型变异;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变异
-
食用黄花菜SSR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库构建
作者: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李忠旺;石有太;崔文娟
关键词:黄花菜;SSR标记;指纹图谱
-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态势
作者:王炜;秦春林;陈琛;陈子萱;朱天地;徐银萍;李静雯
关键词: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IncoPat;专利分析;研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