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时期追氮量和比例对糯高粱"红缨子"产量、氮积累、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青风 1 ; 高杰 1 ; 彭秋 1 ; 汪灿 1 ; 周棱波 1 ; 张国兵 1 ; 赵强 1 ; 张春兰 1 ; 邵明波 1 ; 罗奎 1 ; 张跃 1 ; 汪家远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金沙县太平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关键词: 糯高粱;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积累总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105-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生育期追施比例(拔节期—抽穗期—开花后 10 d:0-0-0 为T1;100-0-0 为T2;40-60-0 为T3;30-50-20 为T4;20-50-30 为T5;20-40-40 为T6,即 6 个处理)对糯高粱的产量、氮积累、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糯高粱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积累总量、籽粒氮积累量和产量.不同追肥时期和比例组合之间相比,两年的T4 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总量和籽粒氮积累量均最大,与T3 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2、T5 和T6;两年的T4 产量最大,与T3、T5 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2 和T6;不同处理间糯高粱的穗长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差异,2017 年T4 的穗粒数显著高于T1,2018 年显著高于T1、T2 和T3.2017 年T4 的穗粒重显著高于T1、T2 和T6;2018 年显著高于除T5 之外的其他处理.T4 的氮素农艺效率、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表观回收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增收均高于其它处理.综上所述,以T4 方式合理追施氮肥,促进了糯高粱生长、增加了氮肥利用率、穗粒数、穗粒重和最终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是高粱最佳的氮肥施肥方式.

  • 相关文献

[1]拔节期钾肥施用量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李青风,高杰,彭秋. 2019

[2]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2020

[3]播期和密度对红粱丰1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2020

[4]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2018

[5]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春兰,汪灿,徐燕,邵明波,张立异. 2023

[6]施氮量对酒用糯高粱品种红缨子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高杰,封广才,李晓荣,李青风,汪灿,张国兵,周棱波,彭秋. 2021

[7]不同类型肥料对糯高粱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春兰,汪灿,高杰,徐建霞,徐燕. 2023

[8]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糯高粱黔高7号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陆秀娟,张国兵,徐燕,吴兰英,邵明波. 2016

[9]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彭方丽,汪灿,周棱波,高杰,张国兵,赵强,陈思宇,邵明波. 2023

[10]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彭方丽,汪灿,周棱波,张国兵,赵强,张春兰,高杰,邵明波. 2023

[11]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7

[12]不同间作模式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变化. 赵强,章洁琼,汪灿,周棱波,张国兵,彭秋,高杰,彭方丽,张春兰,邵明波. 2022

[13]贵州新老两代糯高粱品种(系)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差异分析. 高杰,李晓荣,封广才,李青风,彭秋. 2021

[14]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思宇,汪灿,彭方丽,周棱波,张国兵,高杰,赵强,邵明波. 2023

[15]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 2010

[16]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品种整理及提纯复壮效果分析.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7]早熟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良种繁育方法探讨.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5

[18]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研究进展. 丁延庆,周棱波,汪灿,曹宁,程斌,高旭,彭秋,邵明波,张立异. 2019

[19]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原种繁育技术的应用结果分析.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20]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红粱丰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杨康林,邵明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