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捷 1 ; 杨新元 1 ; 贾爱红 1 ; 张学武 1 ; 王鹏东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抗旱;耐盐碱;恢复系;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30 期
页码: 119-12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选育适宜在山西省食用向日葵生产区种植的抗旱耐盐碱、广适性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恢复系以及杂交种,本试验以国内的优良品种资源与自选育的不育系为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成功选育出恢复系‘汾恢1号’、‘汾恢2号’、‘汾恢3号’,对3个恢复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抗旱耐盐碱鉴定和早代恢复力和配合力选择,结果表明恢复系‘汾恢1号’、‘汾恢2号’、‘汾恢3号’配合力高、花粉量大、恢复率100%、抗旱、耐盐碱、高抗黄萎病、耐菌核病,其中‘汾恢1号’表现突出,3个恢复系于2012年11月29日通过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验收。利用‘汾恢1号’培育的杂交组合FK-0918,2014年参加山西省区试平均产量达3726.56 kg/hm2,比对照YS809增产29.9%,排第四位。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抗旱性、耐盐碱、产量高,商品性好,生育期108天,适宜在山西省晋中及晋西北食用向日葵生产区种植,应用推广前景乐观。
- 相关文献
[1]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2]食用向日癸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3]食用向日葵长粒型不育系TW23的选育. 韩明,沈春学,杨建春. 2006
[4]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5]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6]小麦新品种运旱102选育研究. 毕红园,柴永峰,赵智勇,李秀绒,潘田雨. 2018
[7]小麦新品种运旱137的选育研究. 赵智勇,柴永峰,毕红园,李秀绒,任文斌,潘田雨. 2018
[8]我国高粱两大主干恢复系晋粱5号和晋辐1号的选育及利用. 侯荷亭,侯旭东,何策熙,牛天堂. 2000
[9]棉花新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研究.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刘巷禄,赵俊侠,石跃进. 2014
[10]玉米杂交种宁单88的选育及应用. 杨慧珍,任志强,卜华虎,肖建红,张宁. 2020
[11]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5号的选育及应用. 董立红,范瑞,陈永欣,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2019
[12]优质白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8号选育与应用. 范瑞,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2019
[13]多抗优质玉米自交系‘早4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王燕,王建军,徐劲松,赵变平,焦建伟,王富荣. 2018
[14]菜用玉米新品种腾糯2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英文). 王创云,赵怀生,王美霞,侯雅静,张丽娜. 2011
[15]菜用玉米新品种腾糯2号的选育及应用. 王创云,赵怀生,王美霞,侯雅静,张丽娜. 2010
[16]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和世利1728的选育及应用. 任志强,肖建红,卜华虎,杨慧珍,张宁. 2019
[17]高淀粉玉米杂交种龙田6号的选育. 任志强. 2015
[18]菜用玉米新品种腾糯1号的选育及应用. 赵怀生,王美霞,王创云. 2008
[19]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孙美荣,李岩华,张俊灵,申书珍,王节之. 2001
[20]冬小麦抗(耐)旱种质基因库的建拓研究. 李生海,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幼苗生长、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作者:杨新元
关键词:向日葵幼苗;褪黑素;干旱胁迫;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
-
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峰;张学武
关键词:向日葵;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产业体系;三区人才;发展建议
-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张捷;杨新元;贾爱红;张学武;王鹏冬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综合防治
-
杂交食用向日葵引种比较试验研究
作者:贾爱红;杨新元;王鹏冬;张学武;张捷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引种;产量;抗病性
-
嗑食型向日葵品种晋葵7号的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
作者:贾爱红;彭席卿
关键词:晋葵7号;半分法;隔离;良种繁育
-
吕梁市向日葵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
作者:贾爱红;杨新元;王鹏冬;张学武;张捷;牛学谦
关键词:向日葵;草害;防治技术;吕梁市
-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引种试验初报
作者:贾爱红;王鹏冬;杨新元;张学武;张捷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引种栽培;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