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外突变型盐单胞菌株的基因突变位点与四氢嘧啶高产的分子变异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薛彬娟 1 ; 韩睿 2 ; 乔丽娟 1 ; 李永臻 1 ; 邢江娃 1 ; 王嵘 1 ; 沈国平 1 ; 朱德锐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医学院

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盐单胞菌;紫外诱变;突变基因;比较基因组学;四氢嘧啶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2024 年 64 卷 012 期

页码: 4902-49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紫外诱变获得的一株高产四氢嘧啶(ectoine)的突变型坎帕尼亚盐单胞菌(Halomonas campaniensis) G9-72,其突变位点、分子变异和高产四氢嘧啶的机制未知。【目的】探讨野生型菌株XH26与突变菌株G9-72的突变位点与分子遗传变异机制,明确四氢嘧啶积聚量暴发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PacBio Sequel II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突变菌株的突变基因位点,结合氨基酸代谢通路分析突变基因与四氢嘧啶合成代谢的关联性,并进行RT-PCR验证。【结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野生菌株XH26的基因组4.11 Mb,编码基因3 927个。突变菌株G9-72的基因组存在35个突变位点,包括1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14个插入突变和3个缺失突变。代谢通路的关联分析显示:突变基因argF、coaBC和livH分别编码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NCBI数据库蛋白ArgF相似度100.00%)、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蛋白CoaBC相似度99.28%)和支链氨基酸ABC转运体渗透酶(与蛋白LivH相似度96.27%),分别参与延胡索酸、柠檬酸的合成以及增加支链氨基酸的吸收转运。上游代谢物的流量增加可能是突变菌株四氢嘧啶积聚量暴发的关键原因。RT-PCR验证四氢嘧啶代谢通路相关的20个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预期分析相一致。【结论】突变基因argF、coaBC和livH的过表达增强四氢嘧啶合成的代谢流,与突变菌株四氢嘧啶积聚量的暴发有关,此为后续突变菌株酶分子的反应机制研究和发酵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磁性纳米金属对盐单胞菌生长特性及胞内Ectoine的积聚影响. 汪明香,郭敏,高翔,李永臻,韩睿,朱德锐,沈国平. 2023

[2]转录-蛋白组学关联分析坎帕尼亚盐单胞菌野生型与紫外突变型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与蛋白质. 崔金子,韩睿,乔丽娟,李永臻,邢江娃,王嵘,沈国平,朱德锐. 2025

[3]一株嗜碱盐单胞菌ZB109的生长特性及四氢嘧啶发酵条件的优化. 陶宇杰,韩睿,乔丽娟,高翔,邢江娃,王嵘,朱德锐.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